年干细胞行业前景发展分
202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行业定义和分类
干细胞又叫做起源细胞、万用细胞,是一类其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体,是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祖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组织融合性等特点,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第二种根据分化程度与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或单能干细胞。
表1-1干细胞按分化程度与分化潜能分类
目前,干细胞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发病率很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血红蛋白病、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某些实体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也可用于医学美容中的抗衰老、治疗脱发等。在某些领域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传统药物治疗手段很难彻底治愈,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为止发现治愈效果最好的治疗手段。
表1-2干细胞可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
二、行业产业链
干细胞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干细胞采集与存储)、中游(干细胞增殖及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下游(干细胞治疗)。从整个市场发展来看,干细胞治疗药物上市药品较少,大多产品处于在研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干细胞产业链,上游是最成熟的一环,中下游有待拓展。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而中下游业务目前大多处于实验临床阶段。
产业链上游是干细胞采集和存储业务,是目前最成熟最主要的干细胞领域的产业化项目。主要业务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羊膜等干细胞物质的采集及贮存。目前我国由卫生部批准的具有运营资质的脐带血干细胞库有7家,而关于胎盘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的储存,我国尚无明确的相关存储库资质的规定,亦无明确的政策予以禁止。目前世界范围内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存储为主,我国具有相同的业务结构。
产业链中游是干细胞增殖及药物研发业务,目前全球有9种干细胞产品上市,其余大部分处于在研阶段。上市产品中美国FDA两例,韩国KFDA三例,欧洲EMA两例,澳洲TGA和日本各一例,无论上市或在研产品多集中于心血管、血液免疫及骨头或软骨修复等领域。目前,大多在研产品正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
三、干细胞行业规模
1、全球行业规模
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大约为亿美元,到年已经超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年全球干细胞潜在市场规模将接近亿美元。
北美和西欧是最大的两个干细胞市场,分别占据了44%和38%的市场份额;亚太地区是第三大干细胞市场,占据17%的市场份额;世界其他地区在干细胞领域几乎没有贡献。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余个国家建立了余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库,总脐带血存储量已超过万份,其中自体库万份、公共库65万份。但随着干细胞治疗产品及服务的发展,存储在全球干细胞比重逐年下降,由年的21%下降为年的16%,预计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下降。
2、中国行业规模
干细胞行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属于新兴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改变对行业的格局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年卫生部批准设立了7家脐血库,干细胞产业开始起步。之后由于监管缺失,整个市场乱象丛生。年为了遏制市场的混乱,国家出台政策基本叫停了干细胞研发和临床应用业务,此后干细胞中下游产业发展趋缓。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释放促进干细胞健康发展的信号,干细胞产业重获生机。
年之后干细胞中下游产业虽然受到限制,但上游存储业务在高速发展,使得全产业链规模不断扩大。年我国干细胞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年达到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增长势头强劲,预计年将突破亿元。
我国整体来看干细胞产业还比较薄弱,在世界范围内占比较小,年仅不到6%。然而受益于需求增长以及政策利好,更多市场空间将被打开。
全国范围看,我国脐带血存储渗透率约为1%。局部范围看,有代表性的中国脐带血库集团(CO)目前在北京、广东以及浙江开展脐带血库储存服务,——年该三省每年新生儿合计分别为.24万人、.04万人以及.34万人,CO披露的年报显示,其在该三省12——14年合计新签约客户分别为5.39万人、7.22万人和6.46万人,由此测算得出——年脐带血储存渗透率分别为3.03%、3.67%以及3.45%,而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台湾、新加坡的新生儿脐带血存储渗透率可达到20%以上,因此我国脐带血储存市场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