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和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以及中西医的不
2021-7-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今天给大家讲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以及中西医的不同治疗思路和方法及疗效和结果。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两个概念:
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均是结果性的可检测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理结果。
不同之处是高血糖是一个症状,而糖尿病已经是一种疾病。二者的程度不同,不能简单的只要看到血糖超过6.1就认定为糖尿病。
人的血糖是一种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与人体的代谢系统的功能,人的饮食,睡眠,情绪都有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波动。偶尔波动超过6.1,甚至7,都是正常的。所以真正判定高血糖症的时候,是要参考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的,这个指标所指示的是检测前几个月的连续高血糖才能体现出来的一个指标。
因此偶尔测一次血糖偏高,不用马上就担心害怕。而是应该去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也高了,则说明自己有了高血糖的症状,而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定义是以高血糖证为主症,同时伴随着其他并发疾病的情况下,以高血糖证为主要病因而引发的病情,才叫糖尿病。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谓的糖尿病,没有并发症时,其实绝大多数是高血糖症而已。
对于高血糖症,这其实就跟我们的血脂高、血液粘稠、尿酸高是一个大类,都是由于我们人们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富贵病。吃的太好了,又不运动,摄入和代谢失衡导致的结果。
从宏观上讲,摄入和代谢不平衡,人们的口欲太重,不停的往胃里塞东西,而人体其实根本接受不了那么多的能量。
尤其是中年往后,人体的代谢机能以肝肾为主的功能开始走下坡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熬夜和精神压力造成的肝肾功能的透支,使得血液中的各项成分(包括血糖,血脂,尿酸等)无法顺利的由肝肾代谢,而残留在血液中,就会形成三高的症状。
注意这里指的是症状,而不是病。西医直接就把他们称作了慢性病。但实际上只是症状,这个定性其实很重要,因为认定是病,则就要开始吃降三高的药,并且是终身服药。
而如果只是症状,则可以通过调理后,症状消失后,则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这就是中西医看待三高的最本质的不同。
血液中的代谢中间产物无法被人体代谢后形成能量,人体就会软绵绵的,出现三高症状,四肢的肌肉缺少能量,就会萎缩,而内脏上的脂肪却越积越多。所以大家会发现糖尿病的病人都有一个体型特点,就是向心型肥胖,肚子很大,四肢越来越细,最后四肢越来越凉,最后出现溃烂。其实就是缺少营养导致的。
中医常说,糖尿病病人不是糖太多了,而是缺糖,就是指的这个意思。是血液中的中间产物的糖原无法被代谢吸收转化为人体的能量,导致人体的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无法维持机能,最终导致病例的产生,形成糖尿病。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讨论一下高血糖证该怎么治。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症为主症的并发其他病理的疾病,是杂病,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系统的问题。比如心脏、大脑、肝肾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会很复杂。我们只讲高血糖证,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被称作“二型糖尿病”的情况。
一型糖尿病是与遗传有关,需要中西医结合来治疗,那就是糖尿病了,已经是一种病了,只有在很小的时候才有可能治好,难度很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碰到的“二型糖尿病”,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高血糖症,或者“三高”都有的人。
其实本质的病机就是早衰!!!!
现代生活的饮食卫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等等因素,造成了人类的早衰!人们已经被绑架了,身不由己!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感。
在这次疫情期间,每家每户都被要求每天都要报体温,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类的基础体温已经全面降到了36.5度以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以前人类的平均体温应该在36.8-37.3度。
这个零点几度的体内温度的改变,相当于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的温度降低了几千度一样。会带来巨大的人类免疫系统的改变,甚至是塌陷。
请问大家有多少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发过高烧了?我想肯定是一大把,能烧到39度以上的人,请为自己鼓鼓掌,因为你将远离癌症!!!!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论我们吃什么药,都是亡羊补牢而已。从意识形态下手,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下手,去努力改变,不要活在被社会绑架的状态,要努力改变,才是真正的基本保障。
在意识能够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再讨论医学的治疗方法:
西医的降糖药、胰岛素,可以直接分解血液中的糖原,从尿液中尿出去,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但是没有改变人体缺乏营养的本质。所以人体只能是越饿越虚,最后到心脏和肝肾的并发证的发作。
但是西医的方法也有积极的地方,就是如果高血糖的治标非常高,超过了17,已经有了酮中毒的危险,可以瞬间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从而导致危险时,可以作为急救的方法,快速让血糖控制住。
中医的方法是培补肝肾,健脾抑胃,恢复肝肾脾胃的协同功能,从提高人体脏腑代谢能力上入手。看到的结果是血糖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先升高,后下降,或者先下降,然后再升高,然后再下降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代谢功能好了以后,会有一个分解内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血糖会有暂时波动或升高的现象,然后等内脂分解的差不多了,肝肾的功能被重新激活,血糖就会持续下降,并且真正回到正常的平衡。
根据这个思路,大家就基本明白,在血糖、尿酸、血脂的控制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管住嘴,迈开腿,远是非,早睡觉),以及中西医的选择和配合了。
感谢耐心阅读,请顺手点“在看”?从疫情中诞生的“文化自信”!!?家医学堂第三十讲:雷诺氏病(兼手脚冰凉)?家医学堂第三十一讲:单纯性带下病?家医学堂第三十二讲:阴道炎伴随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预防?家医学堂第三十三讲:带下量少?家医学堂第三十四讲:经行乳房胀痛?家医学堂第三十五讲:经行头痛?家医学堂第三十六讲:中年女性的自我保健?家医学堂第三十七讲:血管神经性头痛?家医学堂第三十八讲:胆囊炎?家医学堂第三十九讲:胆结石?家医学堂第四十讲:泌尿系统结石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