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疾病的临床表现

2021-7-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可分为:红细胞疾病,如各类贫血;白细胞疾病(包括: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淋巴及浆细胞疾病等),如粒细胞缺乏症,各类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止血及血栓性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

血液病的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贫血,出血,发热,淋巴结、肝、脾大。

1.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导致贫血原发病本身表现和贫血相关症状、体征。贫血相关症状表现为: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活动耐力减退等是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黏膜颜色苍白是最常见的客观体征;呼吸循环系统表现:心悸、气促等;神经系统表现:头昏、头痛、困倦、嗜睡、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女性月经增多或继发闭经、性欲减退等。

2.出血

出血也是血液病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瘀点、紫癜、瘀斑、血肿,也可表现为鼻出血、齿龈渗血和月经过多等。严重患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少数患者可因为严重出血导致死亡。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血管性、血小板的量和质的异常及凝血机制障碍。前两者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凝血机制障碍多表现为深部肌肉血肿及关节腔出血。手术中出血较重,局部压迫止血效果较持久者多为血管或血小板异常;手术中出血不太严重但术后却有严重渗血,局部压迫止血效果不持久者多为凝血机制异常所致。

3.发热

发热是血液病临床表现之一,可是部分患者的首发表现。血液系统疾病发热的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因粒细胞减少或免疫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为感染性发热;二是血液系统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多数为肿瘤热,如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霍奇金淋巴瘤常可引起特征性周期性发热。

4.淋巴结、肝、脾大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肿瘤浸润或因骨髓病变引起的髓外造血。可见于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和慢性)、浆细胞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恶性组织细胞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类脂质沉积症等。严重溶血性贫血(尤其是血管外溶血),脾功能亢进等都可致脾大,但通常不出现巨脾。

检查

编辑

1.血常规和外周血涂片检查

可同时获得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多项参数,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不同血液学疾病可在血常规上存在不同的提示。

2.骨髓检查

包括骨髓穿剌液涂片及骨髓活检,对某些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及参考价值(如增生性贫血)。进一步对患者的骨髓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体、分子生物、免疫分型等检测,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分层,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数。

3.出血性疾病检查

包括: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等。还可做血块回缩试验、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试验、凝血因子定量,凝血因子抑制物筛查等,有助于止血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可对其他血液学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加以评价,有助于对症支持治疗,预防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4.溶血性疾病检查

常用的试验有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Rous试验、尿潜血(血管内溶血),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渗透脆性试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对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选择起到重要作用。

5.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对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身体状况的评估起到重要作用。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查,营养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检测,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鉴别诊断起到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的定量、定性检测是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中也有一定意义,如抗血小板抗体、红细胞抗体、凝血因子抗体检测为部分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免疫组化是淋巴瘤诊断的必需检查。

6.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遗传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分析)对于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价、疗效分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在血液学恶性疾病的诊断、分型、预后分层、疗效分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测包括:X线片、CT、磁共振、PET-CT等。对于部分血液学疾病(尤其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价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8.组织病理学检查

包括:骨髓活检、淋巴结或浸润包块的活检、脾活检以及体液细胞学病理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分析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病理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9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