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控制糖尿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

2019-2-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些患者只监测空腹血糖,从不测量餐后血糖;还有些患者认为血糖监测太麻烦,只是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只要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正常,就认为自己的血糖控制平稳。其实要想控制好糖尿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不能少!

血糖监测——监测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

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人体血糖的浓度会受到进食、运动、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人体血糖是处于波动状态的,血糖值判断的是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一般糖尿病患者需要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血液里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红细胞,和其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一种结合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比较缓慢的,这个过程被称为糖基化,它们一旦结合便不可逆。糖化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关,当血糖浓度持续在较高水平时,糖基化的血红蛋白数量也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体控制状况。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反映在检测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断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

空腹血糖监测的意义2反应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

其实空腹血糖可以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机体自身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也就是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2反应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无低血糖的情况下,在黎明时分(3~9时)出现高血糖或者胰岛素需求量增加的情况,而高血糖的定义为空腹血糖值高于夜间血糖最低值至少1.11毫摩尔/升或者空腹胰岛素用量需求比夜间最低值增加20%。

3用药方案评估

空腹血糖还可体现降糖药的疗效,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有重要意义,如果降糖方案不合理,空腹血糖可能就会控制不好。

4反映前一天晚餐状况

空腹血糖还会受前一天的晚餐的影响。如果患者平时测量的空腹血糖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某一次空腹血糖值较高,那么您首先要考虑的是前一天晚上吃了什么食物,这些食物的能量摄入是否超标。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意义1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餐后血糖,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每升高1毫摩尔/升,死亡的威胁相当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7毫米汞柱。

同样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也有关系,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而且也会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餐后血糖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患者血糖究竟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呢?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毫摩/升以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并发症较严重的患者尚可以,但对于中年以下及病情不重的患者,由于轻度的高血糖就对血压、心血管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毫摩/升以下。

2发现餐后高血糖,空腹血糖正常状况

很多人在体检中只查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就觉得自己没有糖尿病。而实际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第二种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第三种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所以大家在日常体检中查血糖,一定要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要查。

3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适宜

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进食以及服药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就会高,如果口服药服用剂量不足,餐后血糖2小时也会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状况调节进食以及服药情况。

(来源:糖尿病天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白癜风的络氨酸酶活性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6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