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聚集基因编辑发

2019-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基因编辑发展趋势、创新前沿技术-聚焦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

会议背景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自从年被《科学》列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以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在Google学术上,CRISPR/Cas9相关的文献已经超过篇。在过去的一年中,基因编辑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比如:可以终止基因编辑过程的蛋白质被发现;操纵Cas9的REC3结构域可大幅降低CRISPR-Cas9的脱靶效应;CRISPR基因编辑结合离体器官构建技术可以帮助检测遗传性癌症特异性DNA缺陷;CRISPR装备噬菌体可以让“超级细菌”自杀;”基因剪刀"-CRISPR-Cas9变"钝"为自体免疫病研究提供新启示等。今年3月30-31日,中国国内的一批基因编辑一线科研工作者将在北京召开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涉及:多基因、大片断基因编辑,单碱基编辑,在RNA水平进行修复的“REPAIR”系统,基因编辑抑制剂与CRISPR/Cas9的配合,如何降低CRISPR/Cas9的脱靶效应,不依赖于DNA双链断裂的新型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新型药物筛选工具等。会议将展示基因编辑技术的国际前沿及国内前沿,期待不同研究组在会后可以有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部分会议报告摘要一览

朱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CRISPR-Cas9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重编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治疗已经在多种人类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然而目前的方法通常只针对单个基因或单个突变,使得对多基因或多点突变的疾病治疗受到极大限制。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极具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是导致人类视力障碍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已有超过40个基因和位点被报道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这里我们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方法,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进行了基因治疗。通过突变视杆细胞中重要的转录因子Nrl或Nr2e3,将视杆细胞重编程为视锥细胞。转化后的视锥样细胞对突变引起的感光细胞退化不敏感,从而使小鼠在发病后期仍能保留一定程度的视力。我们的发现不仅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了新的不依赖于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而且证明了基因编辑技术介导的细胞重编程、细胞退化预防以及组织功能保护的巨大可能性。

王皓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CRISPR-Cas9在动物模型构建、T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高效精确的基因工程技术对于发展基因治疗,建立细胞和动物疾病模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特异性定点核酸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突破传统基因打靶方法的局限,我们率先通过受精卵注射CRISPR-Cas9一步获得多基因敲除的小鼠。为了取代低通量且技术要求极高的显微注射技术,我们建立了受精卵电击的方法,从而极大简化了动物模型的构建。这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基因修饰小鼠构建效的率和速度,为疾病和发育生物学的体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同时我们在原代T细胞和表达嵌合性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中建立了高效的单基因和多基因敲除技术,为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工具。除了基因编辑,我们也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了新技术,用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表观遗传修饰状态。

王艳丽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Cas13a切割RNA的分子机制

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抗免疫防御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小分子RNA介导的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as13a是第二大类VI型系统中的效应蛋白,亦称C2c2,具有RNA介导的RNA酶切活性,是目前第二大类CRISPR-Cas系统发现的唯一能够降解RNA的蛋白,在RNA技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开发研究RNA工具,扩展CRISPR系统在基因编辑方面的运用具有重大价值。为了研究Cas13a如何被激活来切割RNA,我们解析了与crRNA及其靶RNA结合的Leptotrichiabuccalis(Lbu)Cas13a的晶体结构,以及LbuCas13a-crRNA复合物的cryo-EM结构。研究结果揭示了crRNA-靶RNA双链体结合在核酸酶(NUC)叶片的带正电的中心通道中,并且Cas13a蛋白和crRNA在靶RNA结合后发生显着的构象变化。指导目标RNA双链体形成触发HEPN1结构域向HEPN2结构域移动,激活Cas13a蛋白的HEPN催化位点,其随后以非特异性方式裂解单链靶标和旁系RNA。研究结果证实targetRNA的结合导致LbuCas13a的两个HEPN结构域发生构象变化,从而激发LbuCas13a非特异性地切割任意单链RNA的酶切活性,该成果为研究Cas13a发挥RNA酶活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生物学基础。该研究的发现为CRISPR-Cas13a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基础,对深入理解细菌抵御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将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检测、控制与治疗产生重大意义,特别是基于Cas13a高效的RNA酶切活性,对其应用于各类重大疾病的快速检测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医院

利用dcas9和超高灵敏度蛋白质谱平台构建位点特异DNA-蛋白质互作网络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调控基因表达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作用元件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当前急需填补的领域空白。利用生物素化的(biotinylated)功能缺失的dcas9系统加上能与我们所感兴趣位点能够形成特定结合的SgRNA,在原位去分离纯化我们感兴趣位点DNA以及与这个位点有特定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利用该系统去研究在白血病细胞系K中,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几个亚型HBB、HBG、HBE1、以及与调控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增强子HS1、HS2、HS3、HS4和HS5上面所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在该实验中,我们利用Streptavidin的免疫特异性树脂球对带有Biotin基团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纯化。然后进行了iTRAQ的标记,最后,样品由高灵敏度的全蛋白定量平台进行定量的分析。在该实验中,我们能够检测到如GATA1,TAL1,NFE2等与血红蛋白的表达息息相关的已知的转录因子。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新的蛋白质核孔蛋白NUP98以及NUP结合在hemoglobin基因的位点上面。然后,我们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跟疾病关系密切的位点,HBE1到HBD之间的区域。通过蛋白质组学,我们发现与HBD-1K相结合的蛋白质的数量要多于与HBD-1.5K以及HBD-2K的蛋白我们同时也测定了与这些位点有相互作用的DNA区域,我们也同样发现与HBD-1K相结合的DNA的数量要多于与HBD-1.5K以及HBD-2K的DNA数量。综合以上的证据,HBD-1K是一个重要的疾病相关基因,通过CRISPR技术敲除了HBD-1K之后,我们能够发现HBG的基因转录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而HBB的转录则大致不变。我们的技术表明了,我们能对特定的DNA区域,即使是对单拷贝的DNA位点能够进行全面深度的蛋白质复合物的解析。这些解析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那些对特定基因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对研究这些基因的激活与静默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辉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基因编辑在疾病模型建立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修饰动物是研究在发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统有效的应用于构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然而,该方法获得的基因修饰动物存在严重的嵌合体现象,即动物个体的一部分细胞被基因编辑,而另一部分则没有。通过交配方法获得纯合的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花费,这在获得多基因敲除小鼠中尤为明显。而由于猴子的生殖周期长(4-5年性成熟,半年怀孕期),生殖能力低(单胎动物),通过交配方法来获得纯合突变的基因修饰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花费。为此,我们通过优化CRISPR/Cas9系统,成功的在第一代就获得了单基因或多基因功能完全敲除的小鼠及猴,可以直接用于表型分析,极大促进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脑科学及脑疾病中的研究。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种同源介导末端接合(HMEJ)策略,可以在分裂和非分裂细胞中均实现精确且高效的基因整合。更重要的是,在小鼠和猴子胚胎或者体内的肝细胞和神经元中,该方法的效率均远高于以HR、NHEJ和MMEJ为基础的策略。因此,这种HMEJ策略可能具有多种运用性,譬如基因编辑来获得动物模型以及靶向基因治疗。通过上述几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的在猴中获得各种基因修饰猴模型。近期,我们目标获得的疾病猴模型包括PD,AD,ALS,DMD,RP,AS等,工具猴模型包括光遗传猴,各种神经元特异的Cre猴等。这些猴模型的建立将极大促进我们对人类疾病的了解和治愈。此外,我们也致力于各种CRISPR相关工具的开发及优化,包括CRISPR激活系统,CRISPR标记系统,CRISPR介导的成体治疗等等。

马燕琳海医院

基因编辑与生殖健康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插入、缺失或替换的手段对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既能够通过以突变基因代替正常基因来研究基因的功能,也能够以正常基因代替突变基因来进行基因治疗。近年来,有着“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Cas9技术被认为是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准确地编辑目的基因的有效方法。随着人类在破译基因的遗传密码和基因编辑技术上的不断突破,通过修改基因从根本上治愈和预防疾病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单基因疾病的治疗上,基因编辑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就生殖健康方面而言,卵巢早衰这类由表观遗传引起的疾病目前只能通过替代治疗延缓症状,不能根治。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有望对表观遗传的靶点进行遗传编辑,改善生殖健康,也为生殖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此外,利用基因编辑对胚胎特定基因集进行敲除操作,造成相应基因在胚胎中的缺失,可深入研究人类胚胎早期发育中的功能、作用机理,帮助人类了解生物体的基本功能,也可以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从根源上清除遗传疾病。

张淑君华中农业大学

建立和利用猪全基因组基因敲除CRISPR/Cas9技术筛选鉴定猪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猪)基因

在猪PK15细胞系中,证实了CRISPR/Cas9系统在猪细胞系中能高效地诱导猪基因敲除。设计和构建了猪全基因组基因敲除CRISPR/Cas9文库,该文库包含了个gRNAs、覆盖了个基因,其中含有5个gRNAs的基因有个基因、含有4个gRNAs的基因有个,并且全部的基因都含有至少2个gRNAs(最多不超过5个gRNAs/基因)。利用该猪全基因组基因突变gRNAs文库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筛选,初步筛选出了个候选宿主基因,并证实了其中的32个候选基因在病毒复制增殖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更多精彩,期待现场

大会日程

年3月30上午

周德敏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ManipulationofViralGenomeinConversionofLife-ThreateningVirusesasPrecisionTherapeutics

王艳丽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Cas13a切割RNA的分子机制

吴强

上海交通大学

开发DNA大片段编辑技术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

魏文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High-throughputfunctionalgenomics

王永明

复旦大学

建立高效的CRISPR/Cas9编辑技术

年3月30下午

杨辉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基因编辑在疾病模型建立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常兴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脱氨酶进行基因编辑

陈崇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因编辑在肿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黄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CRISPR-Cas9的DNA剪切活性结构研究

年3月31上午

裴端卿

中科院广州健康研究院

基因编辑技术在人口健康领域的应用(暂定)

马燕琳

海医院

基因编辑与生殖健康

周峰

医院

利用dcas9和超高灵敏度蛋白质谱平台构建位点特异DNA-蛋白质互作网络

高绍荣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Generationofanimalmodelsforstudyinghumanreproductionfailure

朱洁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CRISPR-Cas9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重编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年3月31下午

朱健康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牛昱宇

昆明理工大学

基因工程技术在灵长类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暂定)

王皓毅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CRISPR-Cas9在动物模型构建、T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

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

建立和利用猪全基因组基因敲除CRISPR/Cas9技术筛选鉴定猪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猪)基因

会务信息

时间:年3月30-日~3月31日

地点:北京维也纳国际酒店(北京广安门店)北京西城区白广路7号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会主席:周德敏教授

会议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6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