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生理性异常现象,你怕了吗
2017-6-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初为新手父母,难免缺乏经验
在照顾小宝宝时总是显得手慌脚乱
宝宝稍有异常就非常焦虑
这不,今早小编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
。
。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新妈妈的害怕和无助
对她稍作一番安慰和讲解之后
她的情绪才渐渐缓和下来
看来真有必要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宝宝的生理性“异常现象”
有些其实是他们特殊的生理现象
新手父母真的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鼻塞
由于新生儿的鼻黏膜比较发达,毛细血管、淋巴管相对丰富,宝宝容易因为毛细血管扩张、黏膜肿胀出现鼻塞。
很多家长会误把这种生理性鼻塞当成感冒,会给宝宝穿更多的衣服,但其实这样反而会加重鼻塞。因为如果室内温度高,又很干燥,孩子再穿得比较多,很容易热,鼻腔内的血管扩张就更严重,进而加重鼻塞。
对于这种生理性鼻塞,如果症状比较轻,不用做特殊处理,更不能随便给孩子用滴鼻液。随着孩子的发育,症状就会自然改善。
吐奶
5个月以下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非常容易吐奶、溢奶,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溢奶、吐奶:
1、喂奶的时候要注意胃容量,不要因为怕孩子饿而给他喂得太多。
2、喂完奶后,要竖着抱宝宝并为其拍嗝。如果吐奶比较严重,医院就诊。
3、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家长在喂奶时要将奶瓶竖起,使奶液充满奶嘴,以防止宝宝吃进空气,预防溢奶、吐奶的发生。
4、要在喂奶前给孩子换尿布,否则宝宝很容易因为来回搬动而溢奶、吐奶。
假性血尿
很多妈妈在月子里发现,孩子的尿液呈粉红色,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血尿。因为这种尿液没有红细胞,也没有血红蛋白。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白细胞分解比较多,导致尿酸盐排泄增多,从而出现红色的尿液。家长看到这种现象不要太紧张,注意多喂养、医院作补液以及碱化尿液处理,可缓解假性血尿现象。
皮疹
很多新生儿都会出现丘疹样红色皮疹,有的会融合成片,有的是皮疹上顶着白尖,类似于脓点,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新生儿中毒性红斑”。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研究认为这是新生儿离开妈妈的子宫和羊水,受到光、空气等外界环境的刺激,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如果孩子没有任何不适感,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之后能自然消退。
脱皮、脱发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
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于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征,需要就诊。
颤抖、用力、睡不安稳
1、颤抖、抖动
新生儿颤抖、抖动,或者突然有声响时出现的惊吓反应,都是正常现象。因为新生儿的神经发育还不够完善,对外界的刺激会发生泛化的反映。
出现这些现象时,只要孩子面色不青紫,稍后就恢复如常,就不是家长们恐惧的“抽风”。抽风通常会伴有面色青紫、意识障碍,抽搐后有嗜睡、昏睡的表现,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来进行鉴别。
2、挣劲用力
当解开襁褓或脱衣服的时候,新生儿经常会有“挣劲”用力的动作。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屈肌张力比较高,上下肢、手足都会自然蜷缩,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动作会比较累,宝宝会借助“挣劲”用力的动作,来缓解肌肉的疲劳。
3、睡觉不安稳
如果孩子睡觉不安宁,昼夜颠倒,并且经常不明原因的突然大哭,怎么哄都不管用,有可能属于新生儿多动,但这并不属于病态,有可能是新生儿对养育环境不太适应。
宝宝在出生前一直待在子宫内,很依赖妈妈,出生后由阿姨、月嫂来照顾,和妈妈接触得少、闻不到妈妈的味道,就会产生严重不适感。不过也有医生认为,妈妈在孕期里的焦虑、紧张情绪,也会影响到宫内胎儿,宝宝出生后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还有些孩子是抱着就睡,放下就醒,对于这种情况,专家认为,家长要学会分辨孩子的各种哭声代表什么需求。如果排除了疾病、饿或者是尿了拉了等原因,家长可以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和合适的睡姿,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
生理性黄疸
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7-14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具有自限性,不需治疗,愈后良好。
如果黄疸出现得过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或者超过2周黄疸仍然不退,或在出生72小时至2周期间超过光疗曲线阈值,就属于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蓝光治疗,以免胆红素含量过高,损伤大脑。
“白带、月经”
有些女宝宝在刚出生的前几天有阴道分泌物或者“月经”,这多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体内的雌激素、黄体酮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子宫的腺体分泌增加,所以阴道会分泌白色的黏液,一般4、5天就消失了。
假月经也是同样的道理,胎儿受到妈妈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出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开始脱落并流血,即假月经。
正常情况下,假月经的量通常很少,无需特殊处理,家长只要做好宝宝私处的护理就好。但如果出血量特别多,要警惕是否是新生儿出血症,医院就诊。
乳房肿大或乳头凹陷
无论是男宝宝或女宝宝,都可能有这两种生理现象,和前面提到的白带、假月经一样,也是受母体激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需要进行干预。
经统计,约有50%的新生儿会发生乳头凹陷,到成年后,真正的乳头凹陷患者不足7%,所以家长没必要给新生儿挤乳头。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的1周里,很多宝宝的体重不仅不增长,反而会降低,也就是俗称的“掉水膘”。这是因为新生儿的排泄量比胎儿期更多,大便、小便、皮肤蒸发和肺部的呼吸运动都会消耗水分。但只要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就是正常的;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则说明喂养存在问题或宝宝有其他疾病状态,也要及时就医。
长“马牙”
新生儿口腔内,包括牙龈、牙床或者硬颌部位,出现的白色点状小隆起,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马牙。
过去有“擦马牙”的习俗,老人会用毛巾裹着手指用力将马牙擦掉,实际这是很危险的,特别容易造成口腔内的感染。近年来随着医学常识的普及,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其实是正常的,过3~5个月就会自然消失,因此没有必要擦马牙。
在照顾宝宝时,
还出现过什么令你担心的事
快来留言,
有经验的宝妈一起帮忙解决吧!
如果有相关新生儿问题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