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在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在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赵海英
(医院,天津)
正文人类正面临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袭扰,其中各种创伤首当其冲,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创伤患者多为复合伤其出血量多同时伴随隐性失血,因此有创伤的抢救工作中液体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不盲目进行液体治疗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医生在抢救中决策性输液和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尽可能地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小及不必要的输血、输液。因此动态血红蛋白浓度极其变化趋势在救治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创伤患者往往采血困难,抢救过程中人员紧张,传输过程容易出错,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和治疗费用增加,同时输血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所以本研究采用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仪对此类患者进行血红蛋白的监测,具有方便使用、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精确度方面与其“金标准”tHb结果基本一致,值得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救中心年2月至年11月收治的创伤患者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3~55岁,平均37.8岁,其中单纯骨折患者60例,单纯腹部损伤患者20例、复合伤患者30例,其中合并休克30例,平均出血量在(±30)ml,体重46~86kg,ASA分级为Ⅰ~Ⅲ级,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MasimoRadical-7无创血红蛋白仪持续监测血红蛋白含量(SpHb),观察60例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程度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并签定患者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行研究。
2、方法
2.1材料与仪器
连续无创血红蛋白仪(美国Masimo公司,型号:Radical-7);GEM血气分析仪(美国instrumentationLaboratory公司原装产品);桡动脉穿刺包(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肝素采血管(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2操作方法
入室后抢救过程中温度在25℃左右,湿度42%左右,使用保温毯和加温输液器输血输液,维持患者体温与基础体温变化波动范围≤±0.5℃。
对照组标本采集:
A组:补液ml后每增加ml时;
B组:出血量达ml后每增加ml时;
C组:输注红细胞悬液2U10min后每增加2U10min后;
D组:所有血样从桡动脉置管中抽取采血量为2ml,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变化趋势;
观察组常规开放静脉,生命体征监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同侧中指末节指夹探头监测SpHb,连接5U/ml肝素生理盐水的测压管,中间用三通阀连接便于抽血做血气分析。在指套外面套上专用黑色遮光装置以避免光线干扰。
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ˉx±s)示,进行t检验,并用MedCalc软件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两组患者再各时间点进行检测比较,见表一。
2、两组患者一致性分析,见图一。
讨论血红蛋白检测是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最多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实验室检测常采用穿刺采血,不仅对患者造成痛苦而且还很耗时费力,受到很多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弊端在创伤抢救中尤其显得明显,期间增加医源性贫血和感染的风险性。随着血红蛋白检测技术不断的发展,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的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其是否能够完全取代实验室检测还未见广泛性报道。
本研究为此在创伤患者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1.,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内两种测量结果最大差值为3g/l,临床上可以采纳。由此可见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完全可以取代传统实验室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由于其连续、无创、实时动态的监测血红蛋白浓度及变化趋势,使无创血红蛋白监测仪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创伤患者的液体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对及时准确的输血决策和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输血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作者及来源文章作者:赵海英,年,女,天津人,主管技师,学位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
文章来源:《辽宁医学院学报》,年4月,37(2)
联系方式联系人:杨维开
联系-
手机: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怎样控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