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密切相关,得了颈动脉斑块

2024/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https://m.39.net/pf/a_4792653.html

颈动脉斑块/狭窄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引起斑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脂类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诱发斑块体积增加。对于颈动脉斑块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适当的药物和血运重建术。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系统的“窗口”

调整生活方式

1

限制精米、白面,吃血糖生成指数低的五谷杂粮;

2

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每周最多吃克瘦肉),多吃鱼(每周3次鱼)和植物蛋白(每周至少吃5次豆制品或豆类)。

3

多吃蔬菜(每天至少1斤)。

4

戒烟。吸烟增加脑卒中风险,而戒烟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5

每周至少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次30~60分钟。

药物治疗

1

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是重要危险因素

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使糖化血红蛋白7%,控制血压/90mmHg。[4]降压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

2

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是重要危险因素

推荐颈动脉斑块患者基于危险分层,决定是否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到如下目标值:

极高危者LDL-C1.8mmoL/L,高危者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3.4mmol/L。若治疗前LDL-C在1.8~3.5mmol/L,则降低≥50%。[5]

注:极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TIA);

高危人群:

1)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或总胆固醇≥7.2mmol/L的人;

2)糖尿病患者且年龄≥40岁,即使低密度脂蛋白在1.8~4.9mmol/L或总胆固醇在3.1~7.2mmol/L,仍属高危人群;

3)有以下其中2项的,仍属于高危人群:

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非高密度脂蛋白≥5.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

BMI(体重指数)≥28kg/m;

吸烟

如存在以下情况,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

1)确诊为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患者,无论颈动脉是否有明显的狭窄,均应立即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无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但患有糖尿病并伴高血压的患者,应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将LDL-C控制在2.0mmol/L以下,最好控制在1.8mmol/L以下。

3)糖尿病患者且LDL-C大于2.6mmol/L,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4)存在高血压或其它危险因素且LDL-C大于3.4mmol/L,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将LDL-C降至3.4mmol/L以下。

5)慢性肾病3期或4期患者且LDL-C大于2.6mmol/L,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当动脉斑块狭窄达到严重程度(≥70%)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伴有脑缺血症状时,就需要考虑进一步行手术治疗了。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术式分别为颈内动脉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总结颈动脉斑块是反应人体动脉硬化程度的窗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21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