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你测了吗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可以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年发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l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根据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治疗方案等因素给出了不同的目标值。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值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查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可判断近期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建议糖尿病门诊就诊。
一般情况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例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往往血糖超标,而糖化血红蛋白却大致正常或仅仅轻微升高,此时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虽然是目前临床上监测糖尿病的“金指标”,但它仅仅表示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却不能反映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绝对不能替代每天监测的瞬时血糖,临床上患者血糖每天波动过大,对身体同样有很大的损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由于不能反映瞬时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情况,也不能确定是否发生过低血糖,故而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日常自我血糖监测,患者也不能以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的结果来准确调整日常降糖药的用量。
(医院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