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病防治技术大全养牛人,请收藏

2021-3-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酮血症

酮血症又称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1、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也可选丙酸钠、丙二醇或甘油口服。

2、静注3%~5%碳酸氢钠注射液~毫升或11.2%乳酸钠注射液~毫升,以缓解酸中毒。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满足各种生产状态下的能量需要,合理搭配饲料,多喂富含醣类饲料及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牛群应有适当运动和日光照射。

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致使前胃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合调制不当、饲料品质不良和饮水不洁所引起。病牛食欲、反刍及嗳气减少或停止,产奶量下降、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减弱,嗳气恶臭。直肠检查或触压瘤胃,手感胀满但不坚实。体温、脉搏一般正常。少数急性病例在停食2~4天后可不治自愈,但大多数病例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转为慢性,病牛进行性消瘦,泌乳停止,体况恶化、衰竭、卧地不起而死亡。

1、禁食1~2天,配合瘤胃按摩,促进瘤胃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兴奋瘤胃蠕动(瘤胃兴奋药),防止异常发酵(制酵药),排除病原性内容物(泻下剂),促进食欲及反刍恢复。

3、瘤胃灌洗法对该病具有重要作用。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奶牛的一种急性病,其特征是消化不良,瘤胃中食团积滞、酵解。豆谷类精饲料所致的积食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害,发生脱水和酸中毒、运动失调、虚脱等。过量采食富于淀粉类及块根类饲料后被瘤胃内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如牛链球菌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抑制甚至杀死了分解、利用纤维素的纤毛虫及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瘤胃中乳酸被吸收后导致机体酸中毒。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8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