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狠一点,其实逆转糖尿病前期并不难
2021-1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殿风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75.html
(一)
李阿姨今年50岁,去年某天下午无意中测随机末梢血糖8.6mmol/L,陪同李阿姨测血糖医院糖尿病小组的一位成员,这位糖组学员一看这血糖,不妙,劝医院测OGTT试验,李阿姨慌了神。
“莫非我得了糖尿病?”
“阿姨,别担心,这是末梢血糖,这只是一个参考值,8.6这个数值根本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顶多是个糖尿病异常指标,不过,这一次也代表不了什么,需要抽取静脉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确定。”阿姨听了解释,得知不是糖尿病就放了心。
第二天,李阿姨早早医院,抽空腹血,喝糖,抽半小时、一小时(疏忽漏了抽血)、二小时、三小时血液,上午11:00化验结果出来了。
图片一
从图片上看,李阿姨空腹血糖正常,糖负荷后2小时8.31mmol/L超过了正常值,落在了7.8~11.1mmol/L之间,这就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高危人群”,第二个阶段叫“糖尿病前期”,第三个阶段叫做“糖尿病”。一般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测两个血糖:其中一个叫做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空腹状态测的血糖。另一个标准为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食开始算,餐后两小时监测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这种被测者每天都可能变成新的糖尿患者,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之间,仅一步之遥!如果继续掉以轻心、放任不管,血糖继续升高,迟早会发展为糖尿病,而且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研究证实1/3的“糖尿病前期”日后会恢复正常,1/3“原地踏步”,还有1/3将进展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糖尿病前期分两种,一个是空腹血糖受损(简称IFG),另一个是糖耐量减低(简称IGT)。对于2型糖尿病人来说,糖尿病前期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最长可达10年左右。
糖尿病前期没有任何症状,有时候体检不一定能发现,因为体检仅仅查空腹血糖,多数不测餐后2小时血糖,所以很多时候糖尿病前期是漏检的,一般需要进行专门的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发现。所以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经常会错过这个非常难得的时期而慢慢进展到糖尿病发展阶段。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数值,请看下面这个导图。
经过半年的管控,李阿姨再一次抽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图片二
从图二上看,李阿姨的五次血糖值全部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尤其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mmol/L,是可喜可贺的一个数值。
图片三
再看李阿姨的胰岛素分泌试验,空腹胰岛素7.38uIU/mL(正常),糖负荷后胰岛素高峰51.67uIU/mL完美的落在了0.5小时(正常是落在0.5小时或1小时),我个人认为落在0.5小时更完美。且李阿姨高峰的数值是空腹胰岛素数值的7倍(正常是5~10倍),因此胰岛素高峰数值几乎完美。正常的3小时数值应该回落到空腹数值,李阿姨的3小时数值也非常漂亮回落到了空腹水平。所以,李阿姨的胰岛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李阿姨成功挽救了自己。
(二)
接下来就来分享一下,李阿姨这半年来的心路历程,以及是怎么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希望能给同样情况的朋友一点安慰,也给亚健康的朋友一个警示。
李阿姨身高1.58m,体重63.5Kg,李阿姨说:虽然有糖尿病家族史,但是觉得糖尿病怎么也不会找到她。因为有家族史,李阿姨平时就特别注意,很少吃甜食(认为只要不吃甜食就没事),因为坐办公室,缺乏运动,体重指数25.44,科普一下,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正常值为18~24之间,显然,李阿姨体重指数超标,李阿姨的家族史+缺乏运动+体重指数超标+未正确饮食等因素是造成她糖耐量异常的原因。因李阿姨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8.31mmol/L,不是太高,因此医生给的建议是增加运动、调整和控制饮食,先不用吃药。
1、调整主食:对于血糖异常的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减少高碳水化合物、高脂等高热量食物,应合理控制入量,因为高热量食物不仅可影响体重,含量高的碳水化合物还可直接升高血糖。李阿姨说:“从前每顿饭吃十分饱,现在吃七、八分饱,每顿饭蔬菜相对多一些,如果有玉米红薯山药等含淀粉的食物,主食相应的减少一些。
2、每餐多吃蔬菜,还要注意鱼虾肉蛋这些优质蛋白的摄入。血糖高的人,每餐配菜一定要尽量丰富。吃得杂一些血糖升的慢。
3、水果可以吃,但是要在两餐之间。量控制在小孩的拳头大小,且尽量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圣女果之类的。
4、运动:运动降糖是生活干预的重要措施,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天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快走为主,每周至少运动五次以上,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5、用餐顺序的调整:先喝汤→吃蔬菜素菜→吃鱼虾肉蛋→主食。汤最好选择紫菜汤、西红柿鸡蛋汤等蔬菜汤,不要喝熬的时间长的浓稠的小米汤、大米汤、八宝粥等。喝碗汤后开始吃蔬菜,吃鱼虾肉蛋。吃的差不多快要饱的时候,再来吃主食。这样吃饭,不但血糖升高的会更慢,还会更耐饿,避免下一餐因为太饿吃过量。
6、熬夜:熬夜的人比正常人的血糖要高出1~2mmol/L。因为熬夜,会使人体生理的皮质醇水平增高,皮质醇是人体之内主要的生糖激素,异常升高的皮质醇,会带动血糖的升高。所以要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夜间睡眠不足,第二天血糖都会升高。
7、压力: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过重,会造成体内环境紊乱,国外研究显示,那些压力大的人群比其他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提高了45%。压力下持续的高应激激素水平可能导致体内血糖平衡的紊乱。因此,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糖尿病前期的恢复。
8、戒烟戒酒:烟酒对血糖是有影响的。抽烟可促使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肾上腺素是生糖激素。酒精的摄入转化成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同时酒场都是高脂饮食,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因此,吸烟喝酒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9、体检时增加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常规检查空腹血糖,很少查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会漏掉很多餐后2小时血糖异常的患者,因为前面讲过,糖尿病前期分两种,一种空腹血糖受损,一种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为常规检查项目,自然不会漏掉,不作为体检项目的餐后2小时,多半会漏掉很多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有的说,我空腹血糖+糖化血糖不就可以了吗?我来分析一下,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近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多数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体检化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正常,不代表餐后2小时就是正常值。
划重点:体检时增加餐后2小时血糖是有必要的。
(三)
经过半年的调整,李阿姨的体重从63.5公斤降到58公斤,降了5.5公斤,再次测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分泌试验,都已经正常,李阿姨彻底逆转了糖尿病前期。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糖尿病前期逆转,仍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很快血糖异常的状态会再次出现,仍然会慢慢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干预的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经过6个月左右的综合干预,若血糖可逆转至正常,那么可继续坚持改变生活方式干预;经过6个月干预,仍然无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给予药物干预,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年已经很难了,李阿姨庆幸及时发现了身体的异常,并且及时改善生活方式,成功逆转糖尿病前期。
最后,希望这些分享对你们有帮助。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你们知道有什么更好的饮食方式,让我们过好每一天~
医院内分泌肾病科(糖尿病专科)电话
医院本文作者电话
欢迎大家有需求可来电咨询
供稿
护理部马维红
编辑
院办室成睿
科室咨询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