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故事荀医院二十载
2020-8-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5270056.html
速戳视频,观赏荀山英委员的履职风采!
委员名片
荀山英,八届集美区政协委员,集美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福建省海峡协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厦门市首届基层优秀医师,集美区银龄讲师团讲师。
1怀揣救死扶伤梦想步入医学殿堂荀山英祖籍上海,小时候在西宁长大,广阔的成长环境使得她性格中既有上海人的细腻又有西北人的开朗大气。
▲美丽西宁风景如画
由于幼时母亲身体不好,荀山英小医院看病。家庭经济拮据,母亲又病体连绵,让小荀山英充满了无助和恐惧。然而,接诊的医生并没有歧视来自普通工人家庭的她们,经过医生专业又耐心的多次诊治,给了荀山英家庭如沐春风般的关怀与强大的信心,最终她的妈妈痊愈了。荀山英开心之余,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崇拜和向往:掌握着先进的医学知识,一视同仁的服务大众,解决患者的身体上的病痛和心理上的压力,备受患者的尊重与爱戴,我将来也要做医生!
高中毕业后,荀山英如愿考入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医学院,在医学院学习时,她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医学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实操机会,最后荀山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当时实习的带教主任推荐到医院儿科上班。
医院儿科当医生,荀山英特别满意,然而当时儿科的主任特别不满意,他最初想要一个男医生,刚毕业时的荀山英娇小文弱,他怕儿科工作又忙又累赚钱又少,小荀医生吃不了这个苦,再半途而废耽误事情。
▲大学时期的荀山英
然而,他小看了这个娇小的年轻女医生蕴藏的巨大能量。到儿科报道后,荀山英把铺盖一卷,带着一箱方便面就住在了儿科病区,不分昼夜跟着科主任随时接诊、治疗患儿: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中准确扎针、嘴对嘴给婴儿吸胎粪、面对一个无法沟通的幼儿迅速诊察出病因并安慰焦急家属、给出专业的医嘱,全身心的投入,使得荀山英迅速成长起来,不但得到了科主任的认可,并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
▲荀山英从医的领医院儿科主任(穿白大褂者)
那时候,年轻的小荀医生每天都工作至凌晨,没有娱乐休闲,终日埋头医务工作并没有让她觉得苦不堪言,反而时常让她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当治疗手段起效时、当患儿康复时、当患者家属欢天喜地到办公室感谢医生时、医院外偶遇到自己治愈的患者活蹦乱跳的正常生活时,这些场景都会瞬间激发荀山英的幸福感,那一刹那会觉得天是蓝的,树是绿的,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甜的……
2成为杏林知名医生备受患者爱戴性格好、业务强的荀山英,医院事业稳步发展,如不出意外小荀医生将在这里成家立业,医院知名医生之路。谁知,人生有很多机缘巧合,荀山英后来认识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是土生土长的集美杏滨人,为了他,荀山英报考了杏林卫生院,也就是杏滨社区卫生中心的前身,最终如愿考上,成为卫生院的一名专职医生。
年成立的杏林卫生院,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短缺,在荀山英入职时状况是:医生3、5个,患者2、3人。医院每天忙得像打仗一样的儿科,来到清闲的8点上班,下午5医院,荀山英一直很难适应这种闲适的工作氛围,她于是选医院儿科进修,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杏林卫生院宿舍楼旧址
进修后荀山英回到杏林卫生院,面对依旧门可罗雀的局面,当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儿科医生,医院的状况她无法改变,但是荀山英想到古语讲得好:穷则独善其身。改变不了周围的大环境可以改变自己。荀山英认真对待仅有的几个病人,凡是遇到患者她都是热情服务,细心诊治。渐渐的,杏林卫生院有个医术精湛,态度热情的小荀医生,就被患者一传十十传百在杏林广泛传播开来。
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奇妙,由于荀山英的一个小小的自我改变,杏林卫生院局面就这样慢慢打开了,患者越来越多,当时荀山英最多一天能接70多个病患并开药,每天只要一上班,她的办公室外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她争分夺秒一个一个诊治病患,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还会收到患者挂不上她的号的抱怨。
▲荀山英委员坐诊现场人山人海
出色的工作业绩,使荀山英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患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同事认可,一起工作的医生家人病了,也都带来找荀医生看才放心;社会认可,直到年为止,每年荀山英都能得到集美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厦门市优秀基层医师的称号。
一次,荀山英的一个患者阿嫲消化不良来看病,凭多年专业经验和对患者的了解,荀山英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于是就让阿嫲去做血常规,阿嫲一开始还不愿意说:荀医生,给我开个消化药就好了,抽什么血吗。结果血常规显示患者血红蛋白极低,荀山英怀疑是消化道出血,立刻要了阿嫲儿子的电话,让他马上带老人家去二院就诊,果然到了二院老人就因严重消化道出血而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于荀山英发现及时,阿嫲最后转危为安,阿嫲儿子逢人便说:荀医生救了我妈妈一条命,我家龙眼熟了,请荀医生你一定要过来采龙眼哦。这样命悬一线、救死扶伤的经历,荀医生还有很多很多……
▲在厦门家庭医生预约系统I健康上荀山英的号永远排得满满的
▲荀山英日常与辖区居民融洽的医患交流
被患者信任和依赖的感觉让荀山英十分有成就感,一开始她很是享受这种自豪的感觉,这也是她儿时的愿望:做一个服务于患者,受人尊敬的医生。然而这种良好的感觉没持续多久,荀山英就开始迷茫了:自己再能干,一天最多能看的病患也不超过百人,其余的病患怎么办?杏滨社区的居民需要更多的医生为他们服务,荀山英开始思索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荀山英获得的众多荣誉证书
当时杏滨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看到了小荀的困惑,就语重心长的对荀山英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语点醒梦中人,荀山英过去在工作中虽然表现突出,但是从来是只管自己一摊,靠自己单打独斗开创局面,如今遇到工作上的瓶颈,她明白再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带着大家一起干,才能为更多的杏滨居医院服务!
3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医院为改变杏滨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状况,荀山英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工作作风;二是改善硬件设施。
1思想工作与考核制度双管齐下改变长久以来闲适的工作作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荀山英一开始遇到了很多不理解和同事的抵触情绪,大部分人都想:你想优秀就优秀呗,你要表现就表现呗,拉着我们大家伙一起折腾什么。
面对一些同事的抵触情绪,荀山英首先给大家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讲小时候陪妈妈看病遇到负责和蔼的医生改变了她择业志向的事;讲这么多年来视病患如亲人,也得到了他们信任与支持的经历;讲杏滨卫生服务中心的长远规划,身处杏滨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区居民的爱戴,要做到名副其实杏滨居民家门口最信赖、医院,才能不辜负这些人的厚望。
▲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年元旦合影
其次荀山英建立了完善的中心工作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制度规定得非常详细,只要医生被投诉无论是态度问题还是医术问题,荀山英都会铁面无私照制度严厉处罚;反之工作做得好的医生,按照制度给予物质、精神双重奖励。
此外,荀山英还以身作则,尽管她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但每周依旧坐班问诊,一方面,荀山英放不下那些一直追随自己的患者,她一心牵挂着杏滨一方居民的健康;另一方面始终扎根一线,与自己的团队并肩奋斗,让荀山英始终有立足基层的踏实感,既团结了队伍,又使业务能力不断精进。
▲荀山英在社区书院给辖区孩子们普及健康知识
2想方设法改善就医环境医生队伍统一思想后,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涌现出一群医术精湛和品质优秀的医生为居民服务,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来中心就医,很快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当年门可罗雀的状况变成人满为患。
▲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医生简介
于是出现了另一个现象,居民对医生服务态度、技术的投诉减少,但是对就医环境的投诉却反而增加了。场地小,医生少,设备缺,这是荀山英接下来面对的三个主要问题。
为了改善杏滨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环境,荀山英和当时的李主任想了很多办法,从区里引进先进的挂号、结账设备,使中心成为集美区可以预约挂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乡村医生引入中心队伍,解决人手缺乏的困境;扩大办公场所,规划与建设同步进行,医院旁闲置的空地上盖起了阳光房作为临时体检点和儿童乐园,另一方面向街道、社区、区卫健局,申请资金、场地来扩建中心。慢慢的母婴室、雾化室、体检中心、儿童等候区都建起来了。
▲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
年中心新开展多种临床新项目,如消化系统的C-13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呼吸系统的肺功能筛查,彩超,DR,骨密度仪,测宝宝和孕妇是否缺钙等等,使杏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舒适、便捷的就医服务。
▲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改造效果图
4多方支持医院
在荀山英和李主任的不懈奔走下,居民中口碑爆棚的杏滨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作,凭借过硬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日东居委会多次无偿提供场所给医生们开办健康讲座使用,并为杏滨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首届医师节提供了场地便利。
▲杏滨卫生服务中心举办首届医师节
▲荀山英带队在日东社区为居民举行健康讲座
年区政协胡亚才主席在5月份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议,就“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水平”进行专门协商,区政协科教文卫委唐金富主任等7名常委就“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围绕资源优化配置、卫生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拓展服务平台等方面做了重点发言。胡主席在会上着重强调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进集美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集美医疗卫生发展的主题,也是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集美区推进城乡医疗均衡话发展下一步应该软硬病种,以软为主,希望各方能够立足当前,加强短板建设,协同推进,久久为功。主席和委员们的建议给了荀山英莫大鼓励,支持她充满信心继续前行。
▲区政协领导和委员到杏滨卫生服务中心调研
区卫健局也为杏滨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一开始,荀山英仅从杏滨卫生服务中心考虑,谋划在院内建一个综合楼,但当她把规划书递交至区卫健局后,黄新聪局长从整个集美区医疗硬件布局考虑,提出了更宏大的想法,再建一个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于是建筑面积m2的康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就这样确定下来,该项目位于杏滨街道锦英路与中亚城纵二路交叉口地块,今年底投入建设,预计年完工使用,该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集美区规模最大,也是将由荀山英团队负责运营管理的社区卫服务中心。
▲康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果图
就这样,从年后,荀山英放弃了个人荣誉的追求,不再参加任何市里各种医生荣誉的评选,带着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厚积薄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迎来了一系列辉煌成绩:福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福建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市三师共管示范单位、厦门市巾帼文明单位、厦门市青年文明号、厦门市三八红旗单位、基层医疗机构呼吸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达标单位、年消化道早癌防控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深受辖区居民爱戴的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团队
如今杏滨卫生服务中心,在荀山英的带领下,不止医院,还走出厦门走向福建,中心参与厦门糖研所糖尿病标准化管理人,糖尿病达标率达35%,居全市第一,多次代表厦门市在福建省分享慢病管理尤其是糖尿病的管理经验!
▲荀山英受邀在全省乡镇卫生院会议上代表厦门分享糖尿病管理经验
集美区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为杏滨辖区内的公立一级医疗机构,现有职工68名,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4人,全科医生20人,是福建省全科医师,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实习基地、厦门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高血压、糖尿病、乳腺、胃肠管理基地。承担辖区内基本医疗、14项基本公卫、家庭签约、拆迁保障、学生体检、社区义诊等工作,服务人口19.6万多。现有全科、内科、外科、儿科、口腔科、妇产科、中医科、防疫科、儿保科等科室。
▲杏滨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义诊、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辖区居民互动频繁
中心医疗团队家庭医生签约人,户籍覆盖率32.81%,I健康绑定率55.62%。通过I健康手机APP端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问题咨询,慢病随访等,切实将家庭签约服务做细,坐实。开展80岁老人、计生家庭入户体检工作及各项服务工作,采取分类管理,团队长负责制,群众综合满意度97.04%。
▲中心医生下乡入户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
5当选政协委员,为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建言献策
年底,荀山英正式成为第八届集美区政协委员,在这个广阔的新平台上,通过多次参加区政协组织的培训、视察,荀山英扩大了视野,过去她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