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血管狭窄的卒中,可别忘了这个病因
2021-8-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但常见病也有不常见的病因,尤其是当患者并没有传统的血管性危险因素,且影像学表现特殊时,更应考虑一些相对少见的卒中病因。
近期,Neurology杂志发表了一例由哈佛大学学者Alvin等人报道的病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性血管狭窄的卒中患者,一起来看看吧。
病例回顾
53岁女性患者,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及构音障碍来急诊就诊,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两天出现过轻微头痛症状。体格检查显示迟缓性构音障碍,右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四肢瘫。
基本实验室检查和尿毒物筛查正常,头颅CT显示部分钙化性鞍区肿块。CTA显示整个Willis环呈多灶性不规则狭窄(图1A)。头颅MRI显示垂体有中心性出血成分,左侧额叶缺血性卒中,并扩展至岛叶后部,无异常强化(图1B和C)。
图1.发病时患者影像学表现。(A)CTA显示多灶性血管不规则狭窄,提示血管痉挛的可能性;(B)T2Flair像显示垂体腺瘤伴出血;(C)DWI像显示左侧额叶弥散受限,并扩展至岛叶后部。
根据目前的病史,可能的诊断?
在考虑患者为RCVS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和维拉帕米治疗。
腰穿检查显示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增加(8个/μL),红细胞为个/μL,糖和蛋白水平正常。内分泌学检查显示游离T4水平下降,催乳素升高,黄体生成素降低,其他激素水平正常。
检查结果提示了什么?
考虑到患者血管炎的可能性,以及内分泌水平异常,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
在患者发病后第二天下午,患者症状加重,出现了失语。TCD未显示任何血管痉挛,但MRA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分水岭区梗死,磁共振灌注成像显示左侧颞叶脑血流量增加,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减少。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在后续几天中,TCD检查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流速增加,提示血管痉挛可能性。
患者失语和肢体症状出现波动,重复CTA检查显示血管病变加重,重复腰穿检查显示细胞数恢复正常。
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本例患者中给予了抗血管痉挛的优化治疗以及类固醇激素治疗,但患者还是出现了临床和影像学上的疾病进展,因此需要考虑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对于疑似血管炎的诊断,可以通过PET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系统性血管炎的征象和证据。
活检是诊断血管炎的金标准,必要时也可考虑。
对于本例患者,由于诊断不明确,故进行了常规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造影检查除显示CTA显示的一些表现之外,还提示豆纹动脉广泛侧支网络形成,呈现烟雾状外观(图2A-C)。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血管造影表现,符合双侧SuzukiIII期Moyamoya病(MMD)的表现,以左侧半球为著。
图2.患者双侧颈内动脉造影表现。(A-B)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多处狭窄,眼动脉和豆纹动脉呈烟雾样外观;(C)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分叉处狭窄;眼动脉和豆纹动脉呈烟雾样外观。
诊断明确后,停用维拉帕米,给予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排除可能继发导致Moyamoya病的原因,但显示无异常血红蛋白链。
对患者给予紧急的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术后CTA显示血管病变略微改善。至患者出院时,患者的语言症状和肌力均有所恢复。出院数月后,患者接受了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以及垂体瘤手术,除仍遗留有轻度头痛之外,患者其他症状均恢复。
讨论
Moyamoya血管病包括MMD和Moyamoya综合征。MMD是一种特发性颅内血管病变,可导致双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并伴有广泛的侧支网络形成。Moyamoya综合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Moyamoya血管病,且伴有其他表现,比如脑膜炎、神经纤维瘤病、镰状细胞病或既往有颅底放射线接触病史。
本例患者最初表现为头痛和血管病变,需要考虑PACNS、RCVS和MMD的鉴别。下表列出了三种疾病的主要鉴别要点。对于MMD,需要注意尽管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隐袭性起病,也可以出现临床的突然恶化。
表.PACNS、RCVS和MMD的临床特征
该病例强调在患者临床表现与预期诊断不符的时候,需要重新审视诊断,并且进行额外的辅助诊断学检查,特别是当鉴别诊断涉及集中治疗策略完全不同的疾病时。
推荐阅读:
星期二门诊系列之「白萝卜」配「黑芝麻」
异丙嗪「肌注」变「静推」,医生你该怎么办?
一首诗的时间掌握NIHSS量表
编辑
王弘
投稿及合作
wanghong
dxy.cn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AlvinS.Das,etl.ClinicalReasoning:Moyamoyadiseasemasqueradingasacuterefractorycerebralvasospasm.Neurology.Aug,91(6)e-e;DOI:10./WN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