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血红蛋白数值偏低,需要补铁剂吗
2022-5-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儿子6个月了,是纯母乳喂养的,体检的时候血红蛋白数值,医院建议我们补铁,这种情况应该食补还是补铁剂呢?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带宝宝做常规体检的时候,发现血红蛋白数值不是那么理想,但又不知道怎么补。
其实,小宝宝缺铁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达到31.1%。
今天,李璞老师就给大家讲讲宝宝贫血这件事儿。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1.宝宝的脸色发黄,口唇、甲床苍白,口腔黏膜和睑结膜没有血色或色淡,头发干枯。
2.贫血时间较长的宝宝出现容易疲劳、不爱活动、情绪不高、易激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还有一些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挑食、异食癖等情况。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智力发育,导致免疫力下降。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一般是抽血化验,6个月~6岁的孩子,血红蛋白含量低于g/L,就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孕妈妈在孕期给胎宝宝提供他们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同时还为他们储备了一些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如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铁,以备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的使用。孕妈妈孕期缺铁,有可能导致铁储备不足,孩子出生后就容易缺铁。
宝宝出生以后,不管是纯母乳还是混合喂养,其中丰富的营养素也能保证他们的成长所需。但数据显示,6个月至2岁是宝宝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这是因为6个月之后,妈妈给初生婴儿带来的铁元素储存基本用完了,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也不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了。
所以,为了维持宝宝快速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就应该给宝宝添加含铁量高的辅食了。如果没有及时给宝宝添加含铁量高的辅食,也容易造成孩子缺铁。
补铁的方法:食补为主
确定宝宝缺铁性贫血之后,可以用食补和药补相结合的方式补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我们大多是建议先以食补为主开始补铁,如果食补效果不理想,再考虑用药补。
母乳喂养的宝宝,改善贫血现象可以从改善妈妈的营养和宝宝的辅食两个方面予以解决。
哺乳期妈妈的食谱要多样化,如畜类的红肉、禽类的蛋、奶制品、动物肝脏、血制品、海产品、豆类、坚果、黑木耳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为丰富铁、钙、锌、镁、钾等。妈妈食物中的营养素多了,母乳中的营养素也更加均衡,宝宝也会从母乳中得到必需营养素的补充。
给满6个月后的宝宝添加辅食一般是从含强化铁的米粉开始。随着宝宝对高铁米粉的适应,可以逐渐开始添加红肉、动物肝脏以及等含铁量高的蔬菜。宝宝7~9个月时,可逐渐添加少许稠粥,如紫菜粥、扇贝粥、香菇粥、鸭肝粥等含锌、含铁、含钙的粥,或烂面条、鸡蛋黄、水果泥等辅食。
10~12个月的宝宝可试着吃全蛋、稠粥、软饭、发面馒头,各种馅的馄钝、饺子、包子(馅中加入紫菜、海米、牡蛎、扇贝、鸭血、山核桃碎、香菇、香椿芽等含铁、含锌、含钙的食物),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如有可能也可试着给宝宝吃一些豆腐等豆制品。
以上食物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食素,其中不少食物中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铁、锌、钙等元素。
另外,家长注意,在给宝宝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蔬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更好地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补铁的方法:药补为辅
如果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食补后,改善贫血情况的效果不佳,家长可以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宝宝容易接受的程度,选择适合宝宝贫血的药物补铁。
问题征集
亲爱的宝宝家长,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