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分布宽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不稳定
2019-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文由《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授权发布
作者:王志玲
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年4月至年4月于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水平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结果多支病变患者RDW、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P<0.05);完全闭塞患者RDW、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重度闭塞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14、0.15;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64、0.34;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RDW(P=0.01)、HbA1c水平(P=0.)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与血清RDW、HbA1c水平密切相关。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金标准”,但该操作价格昂贵,且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重要类型,明确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助于进行疾病管理[1-3]。目前研究证实多种血清学标志物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是红细胞体积变异的定量指标,研究提示:RDW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但并未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潜在关系[4-6]。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而冠状动脉病变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RDW和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年4月至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指南[7,8],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②精神异常患者;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入选患者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36~62岁,平均(52.3±4.8)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39例,多支病变12例。依据计算机密度测定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闭塞21例(管腔闭塞50%~75%),中度闭塞21例(管腔闭塞76%~90%),重度闭塞22例(管腔闭塞91%~99%),完全闭塞11例(管腔闭塞%)[9]。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等情况,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采用紫色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半径为px,r/min离心10分钟,瑞士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检测RDW。采用迈瑞全自动生化仪(BS-)和配套试剂盒检测HbA1c。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RDW和HbA1c水平的关系。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多支病变患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P<0.05)(表1)。轻度闭塞患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低于中、重度及完全闭塞患者(P<0.05)(表2)。
2.2、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RDW、HbA1c水平比较
多支病变患者RDW、HbA1c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P<0.05)(表3)。完全闭塞患者RDW、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重度闭塞患者(P<0.05)(表4)。
2.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RDW、HbA1c水平的相关性
单因素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14、0.15;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64、0.34;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RDW(P=0.01)、HbA1c水平(P=0.)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是炎性反应,炎性细胞产生的各种炎性因子可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0-12]。本研究结果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有助于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支数是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如何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无创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分布宽度的指标,该值越大,红细胞体积越不均一[13,14]。近年研究提示:RDW与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能预测疾病的死亡风险。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相关研究提示RDW水平与机体炎症状态密切相关,高水平的RDW提示机体存在严重的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之间的RDW存在显著差异,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严重,RDW越高,这是由于RDW可以提示机体炎性状态水平,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状态[17]。
HbA1c能反映机体2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情况,而血糖波动是造成血管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否存在糖尿病,血糖水平稳定均有利于保护血管[18,19]。研究提示高水平的HbA1c可诱发炎性反应中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的分泌,促进血管内皮增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20]。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之间的HbA1c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严重,HbA1c水平越高,这是由于HbA1c水平反映机体血糖代谢的基础状态,进而提示血管内皮的状态,与病情密切相关。
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RDW、HbA1c与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RDW、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采用血清RDW、HbA1c水平预测动脉损伤真实、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呈正相关,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其血清中RDW和HbA1c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从而进行疾病相关管理。
作者:王志玲(内医院血液科,呼和浩特059)
通讯作者:王志玲E-mail:vcvcvcvc
sina转载自:《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年第9卷第3期第~页
排版、插图来自:国际新康界()
国际新康界本文系“国际新康界”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ID:NHDMPOC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