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血糖小能手糖化血红蛋白
2018-1-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洋名HbA1c,它是监测糖尿病的金指标,可以反映糖友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
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抽血查血糖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能取代自我血糖监测吗?
既然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那3个月测一次就可以了,是不是可以平时不用测血糖了?
血糖时刻都在变化,测定空腹和餐后等血糖,便于及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长期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判断,为以后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一位糖友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所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各有各的意义,不能相互替代。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五大重要意义
反映血糖总体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4%~6%。
<4%: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
6%~7%:控制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所以一般情况下,当你的糖化血红蛋白>8%就应该加强血糖控制。
有助于发现和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当HbA1c<6.5%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性很小,而一旦HbA1c﹥7%时,则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友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决定将来各种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当空腹血糖超过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时,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与采血时紧张、劳累、晚餐进食过多、治疗不当、急性并发症等有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比如你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为8.2%,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你需要重新调整方案。相反,如果空腹血糖低于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甚至达到正常标准,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对症。
你该多久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呢?
1型糖友:3个月测一次
2型糖友:A.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半年测1次即可;B.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最好3个月测1次。
妊娠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者治疗方案大幅度变动的糖友:根据医生建议相应增加次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