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升高别慌

2017-8-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D-二聚体的检测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可用于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又可作为溶栓药物治疗剂量的监控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D-二聚体的形成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最大的临床价值是作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一般是结合验前概率(pretestprobability,PTP)来排除DVT和PE。

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手术前后血栓和出血监控、孕期产后的监控以及对溶栓治疗用药指导上,D-二聚体的检测是一个非常好的无创诊断手段。近年来随着国产医疗器械自主研发脚步的加快,国产D-二聚体的检验仪器和试医院和实验室的信任,深圳国赛生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D-二聚体检测首先排除其他因素

1、D-二聚体的升高并不具有特异性,年龄、疾病、怀孕、感染都使之增高。在临床上要结合临床初诊时的验前概率(pretestprobilityPTP),进行综合的判断和分析。

2、不同厂家检测D二聚体采用方法、试。剂不同,干扰程度不一致,检测的浓度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特别在cutoff处的临床检测值,不同厂家得出的阴阳性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试剂以及结合临床其他症状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3、D-二聚体的检测易受血浆中多种干扰素影响。肝素、血脂、血红蛋白、类风湿因子、雌激素治疗、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等。其中,临床研究显示,类风湿因子是影响D-二聚体检测最关键因素之一,一些患者会出现D-二聚体阳性或远远高于正常值,但没有发生血栓或出血等的凝血系统异常。通过其他血清学检测,发现RF呈阳性。RF的存在直接影响了D-二聚体的测定。

RF浓度越高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影响度越大

D-二聚体的检测原理是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使溶液出现浊度,通过一定波长激光照射,检测溶液的透射光、折射光的强度来进行测定。而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的IgG为靶细胞的抗体,它与天然的IgG结合能力较差,但易与免疫复合物中IgG发生聚合反应,RF会凝聚在DD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上,使免疫复合物体系增大,最终使结果偏高。RF浓度与DD检测结果浓度呈正相关。

D-二聚体检测的假阳性升高,能够导致DIC等疾病的错误诊断和不当治疗。所以在之前必须排除类风湿因子所带来的干扰。

1、直接测量类风湿因子,若结果正常,排除干扰的可能,若升高的结果可怀疑由类风湿因子引起的D-二聚体结果升高。

2、应对类风湿因子阳性标本进行预处理,加入变性IgG以中和类风湿因子,混匀后置37℃水浴30min,离心取上清液,再测D-二聚体,减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s/14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