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型血红蛋白的意义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

青紫系列-胎儿型血红蛋白

本文的受众是儿科医生。终极系列的目标是看完本文,对该问题有较深的理解。

导读:掌握胎儿型血红蛋白存在的意义。

前言

近期进入文章书写的瓶颈期,这一段时间不想写科普了,临床问题的书写愿望较强。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内,以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刨根问底的解决临床问题;科普为辅,感兴趣的问题还会写点。

下面从新生儿青紫中的问题之一,胎儿型血红蛋白写起。整个青紫问题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多,容我一步步道来。

一、定义

HbF是什么意思,就是胎儿型血红蛋白(fetalhemoglobin),哈哈,简单吧。这是有两条α和两条γ组成的,γ就是小树苗啊,所以是胎儿型的嘛!

HbA呢?是成人型的血红蛋白(adulthemoglobin),是两条α和两条β组成的,αβ是最前面的两个字母,所以是A啊。

二、转变

出生时,以HbF为主,能达到70-90%,HbA为30%左右,之后,HbA迅速升高,1岁的时候,HbF小于5%,2岁时小于2%。

可以看出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逐渐变为成人型的。为什么刚开始需要胎儿型的血红蛋白,之后又转变为成人型的呢?下面进行解释:

三、解释

首先,看看两者作用上的区别及转变后的变化。

HbF是高结合氧的血红蛋白,HbF结合氧的能力比HbA好,氧释放的能力比HbA弱。如下图氧解离曲线所示:蓝色的线是HbF,绿色的线是HbA,相同的氧分压下,例如都在25mmHg时,HbF的氧饱和度为70%左右,而HbA的氧饱和度为45%左右。

这个图说明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血红蛋白由F变为A后,其对氧的亲和力会下降,释放能力增大。就是在氧分压相同的情况下,HbA结合的氧气少,释放的氧气多。

其次,为什么在胎儿期,需要HbF呢?

基础知识:Hb是运输氧气的工具,在氧分压高的地方结合氧气,运到氧分压低的地方释放氧气,用来使用。高结合氧的Hb,那么释放时就不是很好。

简单来说,用大白话就是,胎儿要想存活,就必须获得足够的氧气。自己没能力,不能呼吸得到氧气。就得从妈妈那里拼命要,但是妈妈也得先保证自己的需要不是,所以胎儿就使用高结合氧的血红蛋白,从妈妈那里多要氧。一个字,多要氧气。然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拼命得到的氧,因为结合的太紧啦,就不能非常容易的释放出来利用,但对胎儿来说,已经足够啦。

ok,下面用官方语言详细讲下:

1.胎儿生存离不开氧气,胎儿的氧气不是自己呼吸来的,是从母体获得的。母体不是把动脉血直接供给胎儿,需要通过胎盘绒毛膜间隙进行交换。

2.母体的绒毛膜间隙的氧分压低,不像肺部氧分压那么高,所以需要高结合氧的Hb来为孩子争取更多的氧气。绒毛膜间隙的氧分压为40-50mmHg,通过下图的黑色竖线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个范围内,HbF比HbA的氧饱和度要高。

3.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如果能容易的得到氧气,再能够非常容易的释放到组织利用,那就完美了。然而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胎儿期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得到足够的氧气,所以在释放氧气到组织利用上,HbF做的不够好。尽管如此,也是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的。

HbF氧解离曲线在胎儿所处的氧分压范围内(20-30mmHg),释放氧能力弱。胎儿脐静脉(动脉血)的的氧分压为30mmHg,利用完后,脐动脉(静脉血)的血氧分压为20mmHg,在这个范围内,如下图两条紫色竖线内的范围,随着氧分压的下降,HbF的氧饱和由75%左右降到50%左右,也就是降了25%左右,但是HbA由60%左右降至25%,下降了35%,由此看出,HbF释放出的氧没有HbA多。

既然不能更快/更有效的释放出氧气,那胎儿会怎么补偿才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呢?就是提高Hb的量,虽然氧饱和下降的幅度小,释放的氧气少,但是架不住Hb量多啊,二者的乘积就多啦,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啦。这也是为什么胎儿期血红蛋白高的原因。

再次,为什么生后逐渐转变为成人型Hb呢?

因为生后,孩子通过自主呼吸,可以非常容易的得到足够的氧,这是考虑的就是怎么把氧送到组织去利用的问题啦,所以,变成容易释放氧气的成人型血红蛋白了啊。

参考文献:

[1].胎盘的功能与病理生理.实用新生儿学.

[2].Fetalhemoglobin.wikipedia.

输入你想查询的疾病名称,可立即得到相关信息,例如:热性惊厥,手足口病。

儿科医师专业资料库

最新、最权威的资料放送,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s/11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