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座新生儿黄疸,你了解吗

2021-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路漫漫

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医相关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国家级学术专业论文数篇。参与多项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多,加上现代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的变化,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升高,那么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如何及时调理治疗呢?以下内容中就有答案。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医学上把出生后28天内的宝宝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同时可能伴随食欲不振、哭闹不安等症状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Tips足月宝宝60%,早产宝宝80%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浓度升高引起,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当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靠胎盘提供血和氧气,宝宝离开母体,就要用自己的肺来获得氧气了,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了,胆红素就很有可能过剩。因为新生宝宝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这些过剩的胆红素随血来到宝贝们的全身,就出现了妈妈们看到的宝宝皮肤和巩膜变成了黄色。这种现象就叫做新生儿黄疸。Tips胆红素是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之一,呈橙黄色。具有抗氧化剂功能。红细胞衰老后,释放血红蛋白,其中的血红素经体内代谢最终成为胆红素,并随尿排出。血清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程度。其产生的原因就包含了宝宝出生后血氧含量升高,多余的红细胞被代谢造成胆红素生成多;肝功能不成熟,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差以及新生儿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粪胆原等原因。新生儿黄疸症状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种黄疸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出现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足月儿约2周,早产儿约3-4周痊愈。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反复消退出现。

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仅于面部、颈部和上半身呈淡黄色,较重的也可波及全身。

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足月新生儿小于12.9mg/dl,早产儿小于15mg/dl。

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9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饮食、睡眠,大小便颜色等均正常。

多伴有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1、多喝水每天早晚要保证宝宝30ml的饮水量,同时在白天也要保证饮水量,加快黄疸的代谢。如果配方奶粉喂养,也要额外加喂水。2、晒太阳。每天在阳光还不是很强的时候(上午十点左右就是很好的时间段)给宝宝晒太阳,但妈妈们注意不要晒到宝宝的眼睛哦。3、停止母乳。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试试停止母乳喂养2-3天,因为母乳也可能是导致黄疸的原因哦!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医院进行治疗。病理性黄疸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在常规的喂养和护理及西医常规补充能量、补液和肠道菌群、蓝光照射等措施外,中医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Tips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属于中医“胎黄”“胎疸”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由于孕妈妈的脾胃虚弱,湿热留存体内,侵袭胎儿,熏蒸胎儿肝胆,淤热内阻而出现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的中药如茵陈、大黄、栀子、苍术等,现代研究表明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保护肝脏细胞,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排泄。小儿推拿可通过摩腹、推下七节、揉中脘、天河水、清补脾、平肝、外劳宫等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如您对育儿感兴趣,点个“在看”吧爱优喂智育星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