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糖化血红蛋白,何时假高假低

2020-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引言:

在临床上,常常碰到糖尿病的病人,常规开具糖化血红蛋白。这个实验室结果看起来很简单,但殊不知还有假性变化,今天翻书学习一下!HbA1c被推荐为糖尿病首选诊断标准

长期以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变。

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委员会及国际糖尿病协会联合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推荐使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新指标,HbA1c还是WHO和许多国家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糖尿病首选诊断标准。

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

年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HbA1c≥6.5%。

国内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6.4%。以6.3%的依据为多。

HbA1c是什么?

HbA1c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残基以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化合物,全称为血红蛋白β链(血液)-N-(1-脱氧果糖-1-基)血红蛋白β链。

HbA1c的形成过程

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可以和蛋白质发生渐进性的反应,最后生成渐进性糖化终产物(AGEs)。由此生成的蛋白称为糖化蛋白。

在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被糖化的蛋白不多,

而且,其中一些糖化后的蛋白也因降解而消失。

但是持续的高血糖能增加血液和组织蛋白糖化的比率。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多种蛋白都可发生糖基化反应。

血红蛋白HB

成人Hb主要由HbA1(95.0%-97.0%,2α,2β)、少量的HbA2(2.5%-3.0%,2α,2δ)和HbF(0.5%-1.0%,2α,2γ)组成。

HbA是由2条个氨基酸组成的αA链和2条个氨基酸组成的βA链构成的四聚体2αA2βA。

HbA中约90%为非GHb(HbA0),5%-8%为GHb(HbA1)。

其中HbA1经色谱分析后又分为HbA1α1,HbA1α2,HbA1b和HbA1c四种成分,HbA1c约占80%,是HbA1的主要成分。

注:总糖化血红蛋白GHb。

HbA1c的形成过程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后,与HbA的β链N末端缬氨酸残基缩合,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Schiff碱(醛亚胺结构),即前HbA1c,再解离或经Amodori分子重排后形成HbA1c(醛酮结构)。

该反应的过程是缓慢而不可逆的,并且由于红细胞内没有分解醛酮的酶,因此HbA1c的形成过程存在于红细胞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形成速度与红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有关,而与胰岛素水平无关。

为何选择HbA1c?

所以,HbA1c水平只与红细胞寿命和该时期体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不受运动和饮食的影响,能反映过去8-12w的平均血糖浓度,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状况的理想指标。

干扰因素概述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HbA1c测定,对结果产生影响。

干扰因素包括血红蛋白病、衍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及药物等。

有些干扰因素及干扰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方法学特异),而有些干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克服(非方法学特异)。

非方法学特异的干扰因素

1.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

2.血红蛋白病。

2.药物。

3.妊娠。

4.进展迅速的T1DM。HbA1c不能真实反映急性血糖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假性降低。

5.黄疸、高脂血症。

方法学特异的干扰因素

通常情况下,变异血红蛋白及衍生血红蛋白主要干扰基于糖化与非糖化血红蛋白所带电荷不同的离子交换色谱法,包括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某些测定方法在参考区间(范围)内不受变异血红蛋白及衍生血红蛋白的干扰,但随着HbA1c值的增高,干扰也会增加,需仔细观察测定结果图谱。

1.血红蛋白病。变异血红蛋白HbS、HbC、HbD和HbE等可使测定结果假性降低或升高,主要取决于变异血红蛋白的种类和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2.衍生血红蛋白。肾病患者可使血红蛋白甲酰化,使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3.Schiff碱的干扰。

引起HbA1c假性变化详解

假性升高

任何延长红细胞寿命或减少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因素均可引起HbA1c水平增高.

缺铁性贫血(IDA):最常见的因素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性贫血

无脾症

严重的高三酰甘油血症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尿毒症

铅中毒

长期饮酒

服用水杨酸盐

阿片类药物

维生素C:

电泳法:HbA1c假性升高

色谱法:假性降低,此可能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了糖基化作用所致。

假性降低

任何能缩短红细胞寿命或减少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增加红细胞周转的因素均可造成HbA1c水平降低.

急性或慢性失血

溶血性贫血

脾脏肿大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

慢性肾病患者:

最初是由于随着红细胞生存的减少引起的慢性贫血有关。

然而,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和高尿素血症的存在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进一步影响HbA1c。

补充品和治疗药物:维生素E、病毒唑和α-干扰素:

维生素E每天剂量达到-mg即可减少蛋白质的糖化作用。

而病毒唑和仅干扰素能够引起可逆的溶血性贫血。

特殊的一个:妊娠

妊娠初期,HbA1c不能真实地反映血糖水平:

原因:因为红细胞寿命由约d减少到90d左右,同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增加。

HbA1c值在孕12-16周进一步降低,直到孕20-24周停止。

HbA1c水平在妊娠9个月又重新开始升高。

因为在妊娠期间HbA1c水平通常假性降低,故不能用于诊断妊娠糖尿病。

反而,OGTT试验可以用来筛查和诊断,在妊娠期间的血糖管理应首先确定使用自我血糖监测。

参考文献:

1.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金标准-HbA1c.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03月第7卷第1期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年1月第10卷第1期

3.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中国糖尿病杂志年8月第21卷第8期

4.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因素及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年12月第37卷第12期

文/图:啰嗦

类型:学习笔记

每日学习一点知识,

这样自己不会变老那么快!

啰嗦探案

我们一起进步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8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