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糖化血红蛋白rdquo
2020-8-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来源:药漫漫作者:张海伟张爱玲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它的意义在哪里?
每当在临床给患者作用要教育的时候总有患者会问到:“医生让三个月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它的意义在哪里?”今天就糖友提出问题做一总结,希望对糖友有所帮助。首先我们要知道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产物,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HbA1c为主要组成成分,占总糖基化血红蛋白的60%,其含量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关于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还是2型糖尿病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等大型临床试验,均已证实以HbA1c为目标的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No.1
不同人群HbA1c控制的目标
1.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2.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3.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No.2
HbA1c控制不理想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HbA1c每增加1%其慢性并发症平均增加12%,HbA1c每下降1%,可以使糖尿病死亡的危险下降21%,心脏病发作减少14%,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7%,周围血管疾病减少43%。前瞻性UKPDS研究也发现,心肌梗塞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随HbA1c的增加而增加,而HbA1c每降低1%,其心血管终点时间和白内障分别降低37%和19%。其后续十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任何糖尿病相关大血管事件发生率随着平均HbA1c增加而增加;HbA1c每降低1%,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都显著降低。
No.3
当我们检查HbA1c后怎么知道平时血糖控制的水平?
HbA1c和平均血糖的转换可使用如下图表:HbA1c(%)
平均血糖(mmol/L)
5.0
5.4
6.0
7.0
7.0
8.6
8.0
10.2
9.0
11.8
10.0
13.4
11.0
14.9
12.0
16.5
No.4
多久复查一次HbA1c较为合适
1.糖尿病前期:每年检查一次HbA1c以监测糖尿病的发展。
2.2型糖尿病:如果疾病稳定,每年检查两次HbA1c。不过,治疗改变或疾病不稳定,每3个月检查一次。
3.1型糖尿病:每3个月检查一次。
No.5
复查HbA1c时有没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无需空腹,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受进餐影响。
2.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No.6
哪些因素会影响HbA1c的检查结果?
1.血红蛋白的更新速度对HbA1c数值的影响:
①任何可以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都会增加HbA1c的浓度且不依赖于血糖水平,如脾切除后红细胞清除率下降。
②任何可能缩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可降低HbA1c,如溶血性贫血,因为未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周围葡萄糖结合少,活动性出血会使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减少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接受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
2.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大剂量的水杨酸盐、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利巴韦林及氨苯砜可使测定结果降低。
3.种族差异:HbA1c存在种族差异,并且独立于血糖水平。糖尿病预防研究(DPP)和糖尿病转归进展研究(ADOPT)均发现美籍黑种人的HbA1c比白种人高0.4%~0.7%。不同种族间HbA1c差异的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样本贮存时间与温度:测定结果可随样本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5.某些疾病状态: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可升高HbA1c水平,而慢性肝病可降低HbA1c水平。
6.妊娠:妊娠中期女性HbA1c水平略降低,而妊娠晚期略升高。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希望糖友们能按时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时了解自己血糖控制水平来调整降糖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2]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
-END-
/相关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的五大误区!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