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020-7-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小唐

振源小编,我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近一次体检有一项糖化血红蛋白值为6.8%,我看不明白,请问是怎么回事?

振源小编

小唐,莫慌,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监测外,糖化血红蛋白值也是诊断的标准之一,且听我娓娓道来。

糖尿病分型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主要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它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区别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患病比例

5%-10%

90%-95%

起病年龄

大多30

大多40

起病方式

多急剧,少数缓慢

缓慢且隐匿

体型

大多正常或偏瘦

大多超重或肥胖

并发酮酸中毒

易发生

不易发生

并发肾病

发生率35%-40%

发生率5%-10%

并发心血管病

较少

70%

并发脑血管病

较少

较多

胰岛素治疗及反应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对胰岛素敏感

生存不依赖胰岛素,产生胰岛素抵抗

通常我们说起的糖尿病是指2型糖尿病,该病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在高血糖作用下,出现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等,进而危害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HbA、HbF、HbA2,成人红细胞中主要含有HbA,HbA有3种类型:HbA1a、HbA1b、HbA1c,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化血红蛋白,另两种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就高,正常红细胞在体内存在的平均时间为天,故HbA1c亦可持续存在天,它反映的不是一个时间点的血糖,而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和血糖代谢的总体情况,其测定结果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值临床意义

正常人:5.7%;糖尿病前期:5.7-6.4%;糖尿病:6.4%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控制关系

HbA1c

血糖控制情况

4%-6%

血糖控制正常

6%~7%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

血糖控制一般

8%~9%

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

9%

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建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年发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根据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治疗方案等因素给出了不同的目标值。

HbA1c

适用人群

<6.0%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勿需降糖药物干预者;合并妊娠;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

<6.5%

<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糖尿病计划妊娠

<7.0%

<65岁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合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65岁,无低血糖风险,脏器功能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计划妊娠

≤7.5%

已有心血管疾病(CVD)或CVD极高危

<8.0%

≥65岁,预计生存期5~15年

<9.0%

≥65岁或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执行治疗方案困难者如精神或智力或视力障碍等;医疗等条件太差

注:达标的前提是安全可行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者应防止高血糖症状、急性代谢紊乱和感染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

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6.5%

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多久需要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HbA1c检测方法的正常参考值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查。

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好处

较低的HbA1c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时,卒中风险降低12%,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眼睛、肾等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7%,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

柏康灵?振源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预防IGT向2型糖尿病转化

48例IGT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24例)和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仅以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服振源制剂,观察6个月,随访12个月。

研究结论

人参果总皂苷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防止糖耐量异常向2型糖尿病转化有明显影响,对降低转化率影响较为明显,且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多发病中西医诊治

推荐:柏康灵?振源片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预防IGT向2型糖尿病转化

记载内容

《临床多发病中西医诊治》推荐柏康灵?振源片可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有效防控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防控并发症、预防IGT患者向2型糖尿病转化;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联合使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同时可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才温暖

喜欢振源小编,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7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