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

2021-10-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第一章绪论1.床边检测POCT:由非专门技术人员操作能快速并快速获得检测结果仪器或技术也叫及时检测。2.参考值:在特定条件下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区间:又叫参考范围是由95%抽样所测得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构成3.临床决定水平:又叫医学决定水平指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的检测水平即临床处理患者的阈值检查结果高于或低于阈值时医生应采取相应对策。危急值:某些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预示病情严重是医生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检测值。临界值:介于参考区间与临床决定水平之间的检测值是指同一项目检测时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所得检测结果的分界值。4.敏感度SEN:①真阳性率TPR: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阳性者的比例,a/a+c。②假阴性率FNR: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阴性者的比例,c/a+c。5.特异度SPE:①真阴性率TNR: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阴性者的比例,d/b+d。②假阳性率FPR: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阳性者的比例,b/b+d。6.阳性预测值PPV/+PV:诊断性试验阳性者中有病者所占的比例,a/a+b。阴性预测值PPV/-PV:诊断性试验阴性者中无病者所占的比例,d/c+d。7.阳性似然比+LR:筛查结果的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表示筛检试验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的可能性的倍数,a/b。阴性似然比-LR:筛查结果的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表示筛检试验错误判断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阳阴性的可能性的倍数,c/d。8.准确性ACC:诊断性实验结果正确者在总检测例数中的比例,a+d/N。9.患病率PREV:纳入诊断性试验的全部研究对象中有病者所占的比例,a+c/N。10.灵敏度:检测限是实验方法对最小分析量的检测能力。特异度:专一性,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分析试剂只对待测组织起反应而不与非被测物质发生反应。11.诊断敏感性:是指将实际患病者正确地判断为阳性的百分率,a/a+c,即真阳性率。第二章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1.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5%,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在5叶以上者>3%。2.红细胞沉降率ESR: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降的距离。红细胞比容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3.尿比密:4℃下同体积尿与纯水重量比,1.-1.,反应肾的浓缩功能,1.为等张尿,肾实质严重受损。4.尿管型:以尿蛋白为基质在肾小管集合管腔中形成的圆管状体。5.隐血试验:隐血是消化道出血少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出血,用于消化道出血的筛查和鉴别。6.选择性蛋白尿:指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中各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滤过的状态。7.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8.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所致。第三章贫血及相关红细胞疾病实验诊断1.贫血:外周血单位容积内RBCHbHct低于本地区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参考区间下限的症状,是一种临床综合征。2.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能与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3.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4.缺铁性贫血IDA:由于铁摄入不足需求增多吸收不良转运障碍丢失过多利用障碍等原因导致机体储存铁缺乏耗尽和红细胞生成障碍。5.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HA: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造成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由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原因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的贫血6.冷凝集素综合征GAS:在低温时能和自己体内的红细胞O型血红细胞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温度回升凝集消失。7.血管外溶血:指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破坏的现象。第五章1.一期止血:血管及其内皮细胞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二期止血:凝血因子经过一系列活化后最终形成血凝块并通过抗凝物作用调节血液凝固的强度。3.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4.DIC:是在多种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5.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生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活动性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分子标志物。其升高可能是有静脉血栓肺栓塞DIC感染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等。第七章糖代谢紊乱1.胰岛素抵抗IR:单位浓度胰岛素的细胞效应减弱,即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或其作用降低的现象。2.空腹血糖FPG:在隔夜空腹后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3.糖耐现象: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葡萄糖合成糖原,血糖在短时间内降至空腹水平。4.C肽:胰岛素原降解时和胰岛素等分子分泌的多肽。5.代谢综合征MS:发生于同一个体相互联系的以脂质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代谢紊乱组合。第十一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实验诊断1.渗透压:指溶于水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类溶质对水产生的张力对调节生物膜两侧水的分布和平衡起重要作用,与溶质颗粒数成正比。2.标准碳酸氢盐SB:体温37PCO2在40血红蛋白%饱和度下碳酸氢根含量。3.碱剩余BE:标准条件下(温度37PCO2为40血红蛋白%饱和)将1L血液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或碱的量。第十四章风湿性疾病实验诊断1.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原因不同累及结缔组织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患者体内的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的病理性应答造成自身组织或器官的炎症性损害并影响其功能。2.C反应蛋白CRP:机体炎症状态下由肝脏合成产生的一种(能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壁C多糖反应)急性时相性蛋白。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与免疫增殖病1.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2.免疫增殖病:免疫球蛋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3.细胞因子CK: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4.M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分子片段,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也称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第十六章变态反应1.变态反应:又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与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异常反应性免疫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为变应原。第十七章恶性肿瘤1.肿瘤标志物TM: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值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基因表达合成分泌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细胞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第十八章器官移植1.移植:将健康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字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第十九章感染性疾病1.感染病:由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的感染病。3.隐性感染:又叫亚临床感染,宿主抗感染免疫力强或病原体数量少毒性弱感染后对机体损伤较轻无明显临床症状。显性感染:宿主抗感染免疫力弱或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有临床症状和体征。4.潜伏感染:宿主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排出体外。5.带菌状态: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完全消灭而在体内持续存在,宿主为携带者。6.医院感染NI:医院或医疗医院获得出院才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或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通常入院48h医院感染。7.血流感染:病原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造成全身播散。第二十章性传播疾病1.性传播疾病STD:通过性传播类似性行为间接接触传播,侵犯皮肤性器官全身多脏器的传染病。第二十一章药敏试验1.固有耐药:天然耐药,某一种属的细菌由于其结构和生理特殊性而内在或先天对某种抗菌药物耐药。2获得性耐药:由于泌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3.最小抑菌浓度MIC: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4.最小杀菌浓度MBC:能够使待测菌减少99.9%以上的最小药物浓度。5.敏感S:当使用常规推荐剂量的抗菌药进行治疗时该抗菌药在患者感染部位通常所能达到的浓度可以抑制菌株生长。6.耐药R:当使用常规推荐剂量的抗菌药进行治疗时该抗菌药在患者感染部位通常所能达到的浓度不能抑制菌株生长。7.多重耐药MDR:在检测的抗菌药中对三类或三类以上不同的抗菌药物不敏感。7.广泛耐药XDR:在检测的抗菌药中对除外两类或两类以下的全部抗菌药物均不敏感。第二十二章出生缺陷1.出生缺陷:新生儿出生时已经存在出生即已表现过出生后若干年表现出来的机体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的异常。2.无创产前诊断NIPT:用高通量DNA测序芯片等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筛查胎儿染色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9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