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极致性能红细胞

2021-10-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

这是本号第4篇原创文章

红细胞的出现,要从O2这个小可爱开始~现今生物界,除了厌氧菌、特定环境微生物和一些非常古老的细菌外,都是需要氧气才能正常代谢的。因为有机物有氧氧化释放出的能量远远高于无氧氧化,生物摄取的物质不进行充分利用是可耻的(也是很要命的)。然而O2有个让动物们挠头的大问题:怎样运输。原本,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O2能占21%,获取是不难的,如果细胞直接跟空气接触,简直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随着动物越长越大,势必导致绝大部分细胞是不跟空气直接接触的,难道让它们无氧呼吸?这太浪费了。通过体内循环的液体来运输?不是不可以,但O2的溶解度实在太低了。比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仅能溶解0.体积氧气。而我们知道,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低。指望水里溶解的氧气,就好比池塘里养鱼,几十立方米的液体,也不够几条鱼霍霍(何况鱼还不是恒温动物)。所以,循环系统中,红细胞这种专门的运输工具被开发出来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是运输O2和CO2。每个成熟红细胞中约有2~3亿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最多可以结合4个O2分子。所以,血液中98.5%的O2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红细胞运输的O2约为溶解于血浆中O2的65倍。而血液中的CO2主要以碳酸氢盐(HCO3-)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别占CO2运输总量的88%和7%。红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在它的催化下,CO2迅速与H2O反应生成H2CO3,后者再解离为HCO3-和H+。在红细胞的参与下,血液运输CO2的能力可提高18倍。那么,为什么说红细胞是极致性能呢?因为从运输O2功能来说,其细胞潜力简直被压榨到极致。

一、红细胞的形状

这个都很熟悉了。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想象一下馕吧,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人体中长得很个性的细胞可谓千奇百怪,红细胞并不算夸张。但别的细胞基本都跟周围的细胞背对背脸贴脸,它们的形状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唯独红细胞,悬浮在血液中,却主动长成了这个样子。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不受周围细胞的挤压,应该充分放飞自我,长成一个球形。比如同在血液中的白细胞就是个球,所以别名白血球是没啥问题的。但红细胞却是个饼(早期有些书叫它红血球,念着不难受吗?),说明它进行了自我约束,主动把自己压扁了。

1.红细胞为什么长成两面凹的圆饼形

一切都是为了高效完成气体运输和交换。

(1)增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这是变成两面凹圆饼形的最根本原因。对于一个运载工具来说,这个比值越大,意味着交换通道越多,交换效率也就越高。举例来说,一列高铁有14节载客车厢,每节车厢有前后两个车门,那么上下旅客的效率是很高的,从停车到再启动,3分钟足矣。但假如每节车厢只有一个车门呢?假如每2节车厢才有1个车门呢?等待上下客的时间是不是就成倍增长了。红细胞同理。数学告诉我们,同等体积时,球的表面积最小;同等表面积时,球的体积最大。所以红细胞不是不能放飞自我,而是长成一个球是交换效率最低的一个选择。既然要追求更大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球形是首先要排除的。那就长成一个饼吧,像普通油酥火烧那样?不,还不够,这个比值还可以更大:让两面内凹。这样进一步减少了体积,增大了表面积。追求极致嘛!所以,在电镜下看到的红细胞是这样的:直径约7.5μm,中央较薄,约1μm,周缘较厚,约2μm,体积约为90μm3,表面积约为μm3。若红细胞为等体积的球形,则其表面积仅约μm3。而且细胞内任何一点距离细胞表面都不超过0.85μm。这样的结构,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交换效率。也许你想问:人体中还有没有表面积/体积比红细胞更大的细胞呢?当然是有的。比如神经元细胞,就那个一米多的长轴,能增加多少表面积啊!可是这玩意能随血液中流动吗?岂不是走哪堵哪,细胞的一端已经到脚趾头了,另一端还在髂动脉,血还流得动嘛。奇形怪状的细胞多得是,但它们不适合在血液中。所以说,红细胞的两面凹的圆饼形,几乎将几何潜力完全挖掘出来了。

(2)增加单位容积细胞数量

红细胞本身的尺寸较小,又长成了两面凹的圆饼形,使得单个红细胞所占的空间并不大。单个细胞占空间小,那么单位体积的血液中能够容纳的红细胞数量就能更多了。既然绝大部分O2要靠红细胞运输,那么增加单位体积血液的红细胞数量,就等于增强了血液运输O2的能力。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嗷嗷待哺,对O2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红细胞也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在计数中,一般用1L血液中红细胞的个数来表示红细胞的数量。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数量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取个一般值5,这意味着每毫升血液中,含有5×10^9个红细胞:没错,1ml血液里有5亿个!

(3)增加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血液中几乎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说从血管中任取一定体积的血液,其中所含的红细胞数几乎是相等的。红细胞为什么不会在重力因素影响下而下沉、堆积呢?其实是会的,但非常缓慢,肉眼不易观察到。红细胞这种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产生这个特性,靠的是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力,或者说是粘滞力。两面凹的圆饼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产生的阻力较大,所以下沉也就非常缓慢了。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保证血液成分的稳定性,使得组织细胞有同等的机会够获取O2,并把CO2带走。二是人的静脉血流速很慢,这种悬浮稳定性使得红细胞不会在重力方向上,或者在静脉瓣处出现堆积。在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团块的总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减小,摩擦力相对减小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4)可折叠变形

红细胞要在全身的血管中循环运行。在大血管中,路宽跑得快,但一些毛细血管,管径狭窄,红细胞须经过折叠变形才能通过管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里就要对比一下红细胞和白细胞了。白细胞(除淋巴细胞)本身块头就比较大,而且自己还是个球,它要想通过狭窄部位,靠的是伸出伪足变形。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不过没关系,白细胞钻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中,对时间没有太高的要求。而红细胞不同,红细胞只存在于血液之中。毛细血管管径狭窄,而且其中血液流速也不慢,没工夫等红细胞慢悠悠变形了,它得能通过折叠变形,快速通过狭窄部位,免得壅塞。显然,球形细胞是不太好折叠的,而圆饼形的红细胞非常方便折一下钻过去,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形状。此外,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还受到红细胞内的黏度和红细胞膜的弹性影响。当红细胞内的黏度增大或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时,会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红蛋白发生变性或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过高时,可因红细胞内黏度增高而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5)增加结构强度

红细胞是要随着血浆一起在血管中流动的。在大动脉中,压强很高,血流速度非常快,红细胞在高速运动中,势必会与血管壁发生摩擦和碰撞,就算在血细胞之间,相互碰撞也是免不了的。这种情况下,对红细胞的外形就要求尽可能对称且具有缓冲冲击力的能力,才能使之无论以何种角度发生碰撞,都不致轻易破裂。而两面凹的圆饼形,可以说是完美符合了这个要求,保持了较好的碰撞弹性。在非洲,有一种遗传病叫做镰状细胞贫血。该病患者的红细胞是镰刀型,这种形状的红细胞机械脆性增高,很容易破裂,导致溶血、贫血。该病充分证明了拥有两面凹圆饼形的红细胞是多么重要。(这种致病基因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此病患者对恶性疟疾的抵抗力很强。同理还有我国南方的蚕豆病)

(6)具有一定的抗低渗能力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约束,只有细胞膜这一层脂膜,因此形态并不十分固定。在细胞内外存在渗透压差的时候,水分子的进出,可以导致细胞扩大或缩小。所以人体绝大部分细胞所处的组织液环境,其渗透压都是保持稳定的,大约等效于0.9%的NaCl溶液。当细胞处于低渗环境中时,水分子会大量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对于大部分组织细胞而言,因为与其他细胞贴得紧,就算发生膨胀,程度也有限。但红细胞与其他细胞并不直接接触,需要靠自己来维持形态。因此,红细胞为了减少低渗造成的裂解,需要留出一定的膨胀余量。球形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其同表面积下的体积已经达到最大,再膨胀很容易胀破。而两面凹的圆饼形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红细胞在0.85%~0.9%的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当细胞外渗透压减小时,红细胞逐渐胀大,成为球形;当NaCl浓度降至0.42%时,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而发生溶血;而当NaCl浓度降至0.35%时,全部红细胞才发生破裂溶血。这一现象表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大大减少了破裂造成的红细胞损失,有效减少了溶血的发生。

2.红细胞怎样维持自身形态

红细胞的两面凹的圆饼形是一个主动选择的结果,不是随心所欲的圆球,因此就必须有相应的生理机制来维持这种结构。

(1)蛋白骨架

红细胞膜内部有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等。这个网架结构为红细胞的圆饼形提供的基本的支撑(或者叫拉缩),并且保持一定的变形能力。由于成熟红细胞内无任何细胞器,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和代谢所需的酶类,久而久之,其血红蛋白和膜骨架蛋白就会慢慢损耗,得不到补充。于是,衰老的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也逐渐变“胖”。

(2)离子转运

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决定着水分子的流向。红细胞总体来看像个被压扁的饼,自然不希望水分子大量涌入。因此,红细胞需要控制内外离子渗透压,细胞内渗透压不得高于细胞外。控制离子浓度,需要膜表面的钠钾泵进行主动转运,以保持细胞内外Na+、K+的正常分布。泵的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ATP。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O2,而且无氧氧化进程非常快。到这里,会涉及到一个棘手的难题:血液储存。一般印象可能感觉血液直接冷冻保存,需要用的时候解冻就OK。要真能这样就好了……实际上,血液是活的结缔组织。且不说白细胞和血小板,仅就红细胞,也需要一些条件和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形态结构。单纯的低温,会对膜结构造成破坏。再者,随着糖酵解的不断进行,血浆中葡萄糖越来越少,乳酸越来越多,对细胞而言也是一种毒害。所以现在保存血液都是分离各种成分,分别储存。待到使用时,也以输成分血为主。实际对于红细胞而言,单独保存的时间也不太长,大概一个月左右。所以,医疗用血永远是匮乏的,遇到用量大时,还得临时号召献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1.运输氧气但是不消耗氧气

古代行军打仗,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的运输。一路人吃马嚼的,大部分粮草都会消耗在路上,以至于《孙子兵法》认为,千里馈粮会出现1:20这样惊人的送达/损耗比。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氧气。它在体内循行的距离,只算从心脏到毛细血管,很多也能有1米以上。假如红细胞是能正常代谢的细胞,怕是还没到目的地,携带的O2先被它自己消耗掉了。为了不让红细胞自己消耗掉O2,成熟的红细胞内,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任何细胞器。但是红细胞是活细胞,表面有离子泵等结构,也是要消耗能量的。既然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氧化,那就只能通过葡萄糖的无氧氧化来获取ATP。无氧氧化时,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扣除在葡萄糖和果糖-6-磷酸磷酸化时消耗的2molATP,最终净得2molATP。1mol葡萄糖经无氧氧化生成2分子乳酸,可释放kJ/mol的能量。在标准状态下ATP水解为ADP和Pi时ΔG=-30.5kJ/mol,可储能61kJ/mol,效率为31%。红细胞采用这种代谢方式,完全避免了O2的消耗,这就好比用烧煤的火车头来拉油罐车,使得它运输的O2能够全部送抵其他组织细胞。

2.氨基酸优先供应

对红细胞的物质保障方面,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单纯因缺乏蛋白质而发生贫血者非常罕见。因为红细胞可优先利用体内的氨基酸来合成血红蛋白。毕竟成熟红细胞内部基本就只剩下了血红蛋白。但是其他相关物质缺乏导致的贫血就很常见了。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中,除氨基酸外,还需要有足够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的供应。其中,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辅酶物质。对应地,临床常见的因生成不足导致的贫血有:缺铁使得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时,出现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发育异常,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简直是卸磨杀驴的典范了。在红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核提供遗传物质,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肽链,最后肽链组合成血红蛋白。待到红细胞准备从骨髓进入外周血的时候,一个红细胞内要承载的血红蛋白基本已经合成完毕,而细胞核和细胞器也几乎全部脱出(用完就扔啊)。整个细胞,就是一个两面凹的圆饼,装满了血红蛋白。由于没有了细胞核和细胞器,外周血的成熟红细胞便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也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从此后,红细胞变成一次性的工具,保持着低能耗、高运输效率的状态,直到现有的血红蛋白慢慢变性损耗。最后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清除。

四、寿命较长

在所有的血细胞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相对较长的,大约天。这个寿命,短于T细胞,长于其他的血细胞。实际上,因为红细胞已经丧失了细胞核和细胞器,自身已经不具备修复和补充的能力。所以红细胞发育过程中合成了大量的血红蛋白,就算坐吃山空,也足够吃很久了。

五、重担在身

红细胞本职工作就是运输,这应该。可是,资本家还喜欢雇一个人干俩人的活儿呢,人体这个精算师怎么可能让红细胞只搞运输~作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约占99%),还有些其他的功能,红细胞也一并承担了:

1.血型功能

血型是血细胞表面抗原来决定的。至今已经发现了几十种血型,比较常见的有ABO、Rh、HLA等血型系统。其中ABO、Rh是由红细胞表面的镶嵌蛋白来决定的。在进行输血操作时,血型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其基本原则就是输同型血。否则,输异型血会造成红细胞凝结成团,阻塞血管,可有生命危险。至于为什么红细胞表面会出现抗原,决定血型,迄今还没有研究明白。

2.免疫功能

红细胞占血细胞的主体。进入血液的病原体、异物,最容易碰到的就是红细胞,同时也容易被红细胞粘附。这种免疫黏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吞噬作用:病原体进入血液,就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难以流窜,最后被赶来的白细胞吞噬消灭。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请点个赞或“在看”吧,多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9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