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建中理劳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

2021-6-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驳风专家在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91170.html

陶汉华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

中医知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但是其学习,却有路可循,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习原则,就是以方测证、以症识病、方证病合一,即通过分析方剂的药物君臣佐使的组成,来获得其治疗疾病的证型,并通过患者的症状,来确定其病变的脏腑或位置,从而把方、证、病三者合而为一,获得我们需要的疗效,并积攒正确的中医知识架构。学习建中汤方剂系类,我们就要牢牢把握住这个疾病诊治的原则,认识到建中汤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脏之外俞(腹部区域为核心)的疾病,并根据具体证型,加减用药。

建中汤,奇在何处?如何化奇为常?

建中汤方剂系列之所以称为温补的奇方,原因在于其温补效果极佳,但是我们却很难认识其温补的具体途径,或者说对其温补途径及靶向目标精准定位。历代医家对于建中汤解读的资料很多,但是都未能触及其核心,所以对于临床使用建中汤的指导作用不大,唯独经方大家黄煌,对于建中汤的认识,相对接近核心机理。

经方大家黄煌,在讲到小建中汤时,认为其不是治疗某一个病的方剂,而是治疗某一种特殊体质的方剂,其可以改善人体这种“虚”的体质,从而使人体强壮起来,即小建中汤不是治疗“人的病”,而是治疗“病的人”。

我们在前面的系类文章中,已经讲过,医生仲景的一个经病,可以分为两个脏腑,一个脏腑可以分为脏(腑)、经、俞三部分,对应的各有一个方剂,其中建中汤,就是治疗太阴病-脾病体系-脾俞的方剂。

建中汤定位图按图索骥看眼力

通过仲景“穿凿会通”图,我们可以看到,脾脏与小肠,二者为相通之脏腑,脾脏的外在输出区域,借助于自身及小肠之经络,而分布于腹部。故而当脾脏虚弱之后,其营养及精微物质,不能到达腹部区域,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关症状。由此,我们把建中汤变奇为常,就明白了其使用的方向,知道了应用要点。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5克,菟丝子5克,泽泻0克,当归0克,丹皮0克,炙甘草0克,水煎服。

  功效:建中补肾,化瘀泄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萎缩、肾结石等肾系疾病,属中医虚劳病肾劳范畴者。

  方解:依据《金匮要略》“虚劳建补中气”“气血水并调”的学术思想,以建中补肾、化瘀泄浊为治疗原则的建中理劳汤,由保元汤、当归补血汤、肾气丸三方化裁而成。《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载:“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首倡甘药理虚。张仲景针对虚劳病机特点制定了建中气、调阴阳的治疗大法,创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薯蓣丸等一系列传世名方,开创了“虚劳建中”治法先河。叶天士有云:“凡补药气皆温,味皆甘,培生其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他进一步明确了劳损治以甘药是虚劳病的用药特点。

方中党参、黄芪、山药、茯苓、炙甘草均系味甘之品,主入脾经,建中央以运四旁,资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补劳损不足。《素问·宣明五气篇》载“肾恶燥”,马莳释曰:“肾主水,其性润,肾燥则精涸,故恶燥”,叶天士云:“肾为柔脏”“精血主脏,脏体属阴,刚则愈劫脂矣”。生地黄、菟丝子、山药为柔静之药,填补肾中精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肾气微弱,则水不行”。《金匮要略》中治疗“小便不利”“小便反多”的方剂,皆含利水之品,以小便通利可助肾之气化,故方用茯苓、泽泻利水通阳泄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载:“血不利则为水”,奠定了气血水同治的理论基础。《血证论》言:“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血与水本不相离,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论述了气血水同病的复杂病机,且精血同源,肾主藏精,选当归、生地黄、牡丹皮补肾养血活血。诸药相合,以建补中气为主,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并补,使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气血充足,阴阳平衡;辅以化瘀泄浊,气血水同治,补泻兼施,寓泻于补。

  建中理劳汤一方,系陶汉华教授在仲景治疗虚劳病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的,观方中诸药用量,可以明晰治疗主次。此方依法组方,配伍严谨,曾作为国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对象,经过了临床和实验室的双重检验。建中理劳汤在临床上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降低透析频次,尤其对贫血的纠正具有显著疗效,对肾纤维化有较好的延缓作用。实验室观察能够改善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症状和体征,升高其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慢性肾衰大鼠尿素氮、血肌酐,改善脂代谢紊乱,抑制大鼠系膜细胞HBZY-纤维化。

  方药加减:对建中理劳汤加减化裁,需要把握三点:中医病机,临床症状,检验结果。依据临床实际灵活应对,衷中参西。若水肿明显,伴小便不利,加桂枝、附子、补骨脂、车前草、芦根等利水渗湿,助阳化气;若瘀血症状较重者,加益母草、泽兰、丹参等活血化瘀,调血利水;若肾虚症状较重者,加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等补肾填精;检查尿素氮、肌酐升高,出现恶心症状,加竹茹、砂仁、炒麦芽、鸡内金等益胃降浊,必要时加用大黄活血化瘀,通腑泄浊;检查尿蛋白较高,加用炒白术、黄精、升麻、葛根等或与补中益气汤合方。山东中医药大学刘献琳教授曾提出“蛋白属人体精微物质,离不开脾的化生和健运”的观念,陶汉华结合脾主摄、肾主藏,针对尿蛋白表现,多从健脾、固肾着眼治疗肾病。若属肾结石,症见腰痛、血尿、小便不利者,加用海金沙、鸡内金、郁金、石韦、金钱草等。肾结石运用中药排石,需要结合影像学相关内容,部分患者结石较大需选择碎石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

  方剂之用,在于灵活应用,执定方、定药应变化之病,是为医家大忌。陶汉华常强调方剂学习,要从方药窥理法,师其意而不拘其制。(辽宁中医药大学姚鹏宇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猜你还想看:

一网打尽:偏方专气名医!轻松治好!家传治肾炎、肾衰竭方

好好的肾,怎么就漏蛋白了?5种“受伤肾”会要命,别大意

肾炎、肾萎缩、肾衰竭、肾结石,是肾脏病人的救星

乡下80岁退休老军医:用4味药悄悄试试,脾、肾同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