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心肌肌钙蛋白Trdquo
2020-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肌钙蛋白(Tn)是肌肉组织收缩的的调节蛋白,位于收缩蛋白的细肌丝上,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含有3个亚型:快反应型、慢反应型和心肌肌钙蛋白(cTn)。前两者与骨骼肌相关,而心肌肌钙蛋白则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由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C(cTnC)三种亚单位组成的络合物。cTnT和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抗原,cTnI分子量约为23.88KDa,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心肌纤维上降解下来。血清中cTn升高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以往常用的心肌酶谱。◆◆
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血清中检测到的cTnT属于心肌肌原纤维蛋白心肌损伤后释放。成年人的骨骼肌中不存在cTnT,cTnT的氨基酸序列是心肌特异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
1、诊断:阳性结果高度提示存在心肌损伤。阴性结果时建议2h后重复测定。如果胸痛发生8h后结果仍为阴性,则心肌损伤的可能性很小。大约有50%的AMI患者在胸痛发生3~4h后cTnT增高。在胸痛发生后10h~5d内,cTnT诊断AMI的临床敏感性为%。cTnT的临床特异性也优于肌红蛋白和CK-MBmass。由于CK-MB活性和CK-MBmass可非特异性增高,结合检测cTnT可以除外骨骼肌损伤的可能。心肌损伤后cTnT增高平均可超过参考范围上限的倍,比CK-MB和肌红蛋白明显。因此cTnT是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心脏创伤和心外科手术后伴有小面积心肌梗死的最可靠检测标志物。持续增高的cTnT表明存在不可逆的心肌坏死。仅仅局部或间质浸润的心肌炎惠者较少出现cTnT的增高。2、梗死面积:cTnT是从坏死的心肌组织中释放的特异性心肌结构蛋白,心肌梗死后第三、第四天的cTnT测定值可用以估计梗死面积。细胞质cTnT在早期被大量清除,因此对不可逆的心肌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并不优于其他细胞质标志物(肌红蛋白和CK-MB)。cTnT的诊断窗口期约为2~3周,因此可诊断胸痛发生后1~2周内的亚急性心肌梗死和隐匿性心肌梗死。3、监测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后的梗塞血管再灌注会使肌钙蛋白大量释放。因此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心肌梗死后第一天血清中的cTnT值明显不同,36h后的cTnT测定值已与是否接受过治疗无差异。溶栓治疗后第1天测定值的大小取决于再灌注的成功和再灌注前的缺血时间。早期成功的再灌注会使cTnT急剧增加。计算溶栓治疗后90mincTnT值的增加比率[0.2μg/(L.h)或cTnT值增加6.8倍]提示治疗有效。创伤和手术引起的心肌损伤
改进的cTnT酶免分析已经与骨骼肌来源的TnT不存在交叉反应,创伤和手术后3~4天cTnT的持续增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不稳定心绞痛
部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也会出现cTnT的增高。近1/3严重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Braunwald分级3级)存在微小心肌梗死,但未达到WHO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TnT未见增高。cTnT阳性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及随后的几个月中AMI的发生和死亡明显高于cTnT阴性的患者。重复检测cTnT不增高的结果可除外AMI和微小心肌梗死的可能,但不能评估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病变程度。评价和问题
1、检测方法快速检测能在室温下(18~30℃)进行,反应时间通常不超过20min。快速出现的阳性条带表明样本中的cTnT浓度很高,弱阳性条带结果的判断须在适宜的光线条件下进行。样本可为全血或血浆,不用血清(敏感性较低)。2、参考范围生理情况下血中检测不到cTnT。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L,全血和血浆的参考范围相同。无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临床将冠脉搭桥术后第1天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cTnT临界值设定为3.5μg/L。3、干扰因素透析治疗患者大剂量摄入生物素(5mg/d)会干扰检测。此时,患者的检测必须在最后一次摄入生物素后8h进行。类风湿因子,血红蛋白0.62mmoVL(10g/L),胆红素μmol/L(25mg/dl),甘油三酯17.1mmol/L(mg/dl)不会干扰酶免疫分析。新的检测方法对骨骼肌的TnT无交叉反应。4、血液透析有2%~3%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有时会出现cTnT和cTnI的增高。这可能是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肌缺血的发病较高。然而约有15%~20%的cTnT值增高的患者cTnI值正常。5、稳定性4~25℃时cTnT检测值24h减少5%。-20C冰冻血清或血浆至少可稳定3个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损伤时释放cTnl。婴儿和成人的骨骼肌中不存在cTnI。目前商品化的cTnI的检测试剂与快、慢骨骼肌纤维无任何交又反应,cTnI是%的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临床意义
没有骨骼肌疾病引起的假阳性结果,除非并发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的cTnI也不会增高。因此cTnI是伴肌病或肾病时诊断心肌坏死时的首选标志物。心肌梗死
同cTnT相似,cTnI一般在胸痛发生后3~4h出现增高,12~24h达到峰值(受梗阻冠脉再灌注的影响,可有所不同),5~10d回复到参考范围(稍早于cTnT)。cTnI在AMI早期的诊断敏感性与cTnT相当。AMI患者血中的cTnI与CK-MBmass、CK同工酶亚型比率和肌红蛋白几乎同时升高。与cTnT不同,cTnI的增高多呈单峰型式。与cTnT相同,cTnI的释放受梗阻区域早期再灌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血中cTnI值升高更快更高,峰值提前到达。临床正在评估检测精密性和参考范围。不稳定心绞痛,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心肌炎,心脏创伤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cTnI诊断心肌损伤包括AMI的模式与cTnT相似。无排斥反应的心脏移植中,cTnI回复到参考范围较快(2~3周),而cTnT为2~3个月。评价和问题
1、快速全血试验:AMI早期仅可用阳性结果;胸痛发生后8h的阴性结果不能除外AMl的可能(参见cnnT)。2、干扰因素:血红蛋白0.25mmol/L(3.9g/L),胆红素μmo/L(40mg/dl),甘油三酯17.1mmol/L(mg/dl)不会造成干扰。3、稳定性:2~8C可保存24h,否则需-20℃冷冻保存。建议只可一次性冻融。1、《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和评估》图片来源:摄图网编辑:冉子星审校:柒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