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吃蚕豆才会得ldquo蚕豆病r

2021-9-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柯志勇

来源网络

蚕豆病,原本指的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吃了蚕豆后出现的溶血症,后来所有的G-6PD缺乏症都被俗称“蚕豆病”了。

经典的蚕豆病很少见,但G-6PD缺乏症却很常见。

据估算,全世界70多亿人口大约有2亿多人患有G-6PD缺乏。在国内,以华南地区最常见(4~15%)。在世界范围,则以地中海地区、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多见。这种地理分布与疟疾高发区重叠,反映了一个现实:G-6PD缺乏并不纯粹是坏事,轻度的G-6PD缺乏比如杂合子女性对抵抗恶性疟疾具有进化方面优势,可以减少恶性疟疾的致死率。

当然,患有G-6PD缺乏对现代的你我来说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很多父母一听说宝宝患有蚕豆病,那种焦虑紧张,常常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复。

此后,一个问题将长期压在心底,每次宝宝发烧都会浮现——蚕豆病宝宝哪些药不能吃?

1

G-6PD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现在,G-6PD缺乏症已经是新生儿常规筛查的一个项目了。宝宝被筛查出患有G-6PD缺乏,父母一般会被“教育”一番,都会认识到蚕豆病的危害——溶血。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亿多人发生过病理性溶血,那肯定是瞎扯淡!

其实大多数G-6PD缺乏症为轻度缺乏,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出现溶血的毕竟是少数,一般见于酶活性明显低下的患者。G-6PD导致的溶血大多数表现为发作性溶血,多数为酶活性中-重度缺乏;极少数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溶血。

按溶血发作的诱因和临床表现,分为以下5种情况:

①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后出现溶血发作;

②经典的蚕豆病:进食蚕豆后出现溶血发作;

③感染诱发的溶血:细菌、病毒感染后几天出现突发溶血;

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种因素导致新生儿期的溶血,突出表现为黄疸;

⑤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见于酶活性接近0的极度缺乏患者,平时即使没有诱发因素也存在慢性活动性溶血和贫血。

2

G-6PD缺乏时为什么容易导致溶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为了便于在各种狭窄的血管通道中穿行,红细胞修炼出一种特殊的形态构造——双面凹的盘状(见之前的科普《神奇的红细胞》),有利于变形。所有细胞的脂质细胞膜还有一种特性——半流动性,这也是细胞能够实现变形的基础。

红细胞这种可变形的能力需要精心维持。“敌对势力”时时刻刻都存在。

最危险的“敌人”是H?O?(过氧化氢)。

H?O?是一种强氧化分子,会把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并损害血红蛋白里面的巯基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最终聚成不可溶解的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红细胞内部出现的这些变性小体削弱了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在经过狭窄的脾窦时被卡住。

同时,红细胞膜上的含巯基蛋白和酶被H?O?氧化后出现变性、灭活,细胞膜受到损失,变形能力降低,也导致红细胞容易被破坏。

幸好我们有G-6PD。

G-6PD是一种酶,在体内代谢反应中可以催化生成一种还原型物质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以将H?O?还原成H?O,保护细胞免受H?O?的损害。

如果G-6PD缺乏,红细胞就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使H?O?生成增多的情况,比如药物或者应激状态,红细胞就有可能受到损害、出现溶血。

3

G-6PD缺乏引起的

急性溶血有哪些表现?

急性溶血发作时,患者会因贫血出现头晕、乏力、气促的症状,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多数会面色苍黄、巩膜(眼白处)变黄,尿的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样。如果溶血严重,会出现呕吐、腹痛、腰痛等症状。

这些溶血症状具有自限性,一般持续一两天后溶血会自行停止,症状逐步好转。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大量喝水,以免红细胞溶解后产生的“垃圾”堵住肾小管导致肾功能损害,有明显症状的应该及时就医。

G-6PD缺乏的急性溶血具有的自限性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使体内的诱发因素还没有完全清除也不会继续大量溶血。正常生理状态下,“年轻”的红细胞G-6PD活性比较高,随细胞老化酶活性逐渐降低,衰老红细胞酶活性仅为“年轻”红细胞的一半。

多数急性溶血的G-6PD缺乏症患者红细胞还是残存一些酶活性的,待酶活性极低的衰老红细胞消耗殆尽,剩下的都是酶活性相对不太低的“年轻”红细胞,溶血就自行停止了。

如果是基因突变导致“年轻”的红细胞酶活性也极低,则缺乏这种自限性,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溶血了。

4

G-6PD缺乏症是怎么遗传的?

编码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6PD缺乏症属于性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我们知道,女性的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即使其中一条出现问题还有另外一条顶上,所以女性G-6PD缺乏症多数为轻型或者酶活性正常,一般不会发生溶血;男性的细胞只有一条X染色体,一旦出现问题就麻烦了,所以G-6PD缺乏症引起的溶血多数见于男性。

5

哪些情况会诱发

G-6PD缺乏症出现急性溶血?

前面介绍了,G-6PD缺乏时,诱发急性溶血的主要是氧化损伤。有些药物带有氧化属性,需要注意回避。

某些化学物质,如作为化工原料的苯肼、溶剂的苯和日常常用的萘(樟脑丸)也可诱发急性溶血。至于蚕豆和蚕豆制品,顾名思义自然是要避免食用了。

感染和应激状态也可产生大量的H?O?导致急性溶血,但这个不是我们能够主动回避的。

6

哪些药物是G-6PD缺乏者

需要注意回避的呢?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最经典的引起G-6PD缺乏症急性溶血的药物,现在已经很少用于退烧,但仍常用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非那西丁现已很少单独使用,但在一些复发止痛药里面会有这个成分,比如氨非咖片、去痛片等等。

非那吡啶(苯偶氮吡啶):口服用于缓解尿道疼痛不适的症状。

抗菌药

所有的磺胺类药物均有诱发急性溶血风险,常用的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百炎净)。

萘啶酸属于喹诺酮类抗菌素,在儿童本来就禁忌使用。

硝基呋喃类药物中的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现已少用。

氯霉素在某些G-6PD缺乏患者有引起急性溶血的风险。

抗疟药

伯氨喹啉和氯喹诱发急性溶血的风险极大,扑疟喹、阿的平(疟绦平、米帕林,也可以用于驱绦虫治疗)也有引起急性溶血的风险,奎宁和羟氯喹也需要慎用。

抗麻风药

砜类:氨苯砜(用于麻风和一些皮肤病)。

其它西药

维生素K类:口服的维生素K3(甲萘醌)、K4(甲萘氢醌)

亚甲蓝(美蓝):常用于解毒,大剂量使用也存在诱发急性溶血的风险。

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有诱发蚕豆病患者急性溶血风险,小剂量则没有风险。

丙磺舒:用于痛风的药物。

中药

中药的作用机制难以用现代医学阐明,已知川莲、腊梅花、熊胆有可能诱发急性溶血的风险,其它中药也需要谨慎。

看完这份“黑名单”,大家应该心中有数了:这些药物其实儿童本来就少用的。所以,宝宝得了蚕豆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平时留意一点,回避这些食物、用品和药物就可以了。普通的G-6PD缺乏其实不算“病”,跟对某种食物过敏一样,只要回避这些东西,宝宝就是健康的。

?也有人纠结,宝宝发烧了能不能吃美林和百服咛呢?

这两种药的成分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黑名单”上没有它们的名字啊,当然可以了!

?药物名单很长,需要背熟吗?

也没有必要,平时感冒发烧带宝宝去看病时跟接诊医生提一下宝宝是G-6PD缺乏即可,剩下的由医生去操心吧。不过,如果是自己购买的复方感冒药,就需要留意看看里面的成分了。

内容精选

大龄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千万别忽视了这个原因!

真是进退两难:辅食不加盐宝宝不吃,加盐又怕得高血压?

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该怎么治疗?

孩子没有关节痛,为什么被诊断为“关节炎”?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但缺少专业的医学知识;身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希望可以成为一座桥梁,让家长更加了解医学。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有我一路同行!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9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