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名词解释二

2020-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摘自《应对乳腺癌专家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徐兵河主编

科普一些名词解释,以方便患者更好的了解医学方面的知识

1、干性脱皮:是指皮肤的轻度放疗反应,表现为收到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鳞屑样的表皮脱落,脱落处皮肤干燥,没有渗出。

2、根治性放射治疗:能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有希望获得长期生存的结果。

3、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导致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是化疗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实验室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

4、后装放疗:主要用于针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放疗。先将布放射源的容器放入阴道、子宫、或肿瘤内,再将放射源通过管子送入容器内而达到宫颈、子宫等部位进行的放射治疗。

5、缓释制剂:指口服后能够按照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

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促进人体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具有刺激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预防白细胞减少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以及促进因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加快恢复。

7、空腔脏器:是指管腔状的器官脏器内部含有大量空间,如胃、肠、膀胱、胆囊等。

8、控制制剂:是通过定时、定量、匀速的向外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它能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恒定,没有波动现象,从而更好的发挥疗效。

9、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0、乳糜漏:颈清扫术后颈部负压引流量增多,颜色表现为乳白色液体。主要是颈段胸导管或右淋巴管破裂所致,以左侧多见。

11、乳糜微粒:脂类食物消化时形成外观混浊的一种白色或淡黄色混浊液,经肠道的乳糜管吸收,再由淋巴系统运送,经胸导管注入血循环。

12、神经毒性:通常是指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或治疗(如放射治疗)除了正常的治病作用外,对人体神经系统所带来的损伤。

(未完)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

关爱女性健康,传递美丽人生!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是年经“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家乳腺专科一级学会。学会是由乳腺病防治各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关心乳腺疾病的爱心人士、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自愿结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8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