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低血糖的5个要点,老年糖友要特别注意
2024/5/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老年糖友发生低血糖时通常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例如老想睡觉、说话不清、答非所问、幻觉,甚至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如突然浓妆艳抹、衣冠不整或无缘无故打架等。
严重低血糖发作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肌缺血、脑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所以糖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应先确定饮食治疗方案,积极实施饮食配餐和吃动平衡,以利于调节血糖。当饮食治疗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定时定量进餐,控制总能量,营养均衡,千万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还要限酒,尤其是不能空腹喝酒。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必要时应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建议老年患者运动时携伴同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耐受情况,每天选择在餐后1小时进行规律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瑜伽等。
以自己不感觉劳累为度。不能空腹运动,不能突然加大运动量,运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急救卡、手机、糖果等。
按医嘱正确服用降糖药;在正确的部位注射正确剂量的胰岛素;按照医生约定的时间,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降糖药。
2、定时定量进餐
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寻找自身餐后血糖变化规律。
在等能量和等膳食结构的前提下,少量多餐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波动,有助于预防餐后高血糖及餐前低血糖的发生。
、定期监测血糖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对饮食、运动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
4、个体化营养指导
包括个体化膳食和营养状况评估、个体化营养咨询和制订营养处方等。研究显示,若有专职营养(医)师提供每年4-12次的随访观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获得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显著改善。
5、如何处理低血糖的出现
一旦发生低血糖,及时的救治非常重要,以使症状迅速缓解,避免处理不及时而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有条件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8mmol/L,应根据反应的轻重迅速补充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2-4块糖果或方糖,一调羹食糖或峰蜜,毫升的果汁或糖水,1-块糖尿病专用葡萄糖片,-5块饼干等,较轻的低血糖一般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服用上述食物,若仍未缓解,医院诊治。如果低血糖发作离下次进餐还有较长一段时间(1-2小时以上),在纠正低血糖之后,还需要加食一份主食,如一片面包、一个面包、-5块饼干等,这些食物能使血糖保持的时间较长,防止再次低血糖。要强调的是阿卡波糖(拜糖平)引起的低血糖必须口服或静脉给葡萄糖或注射胰高血糖素。
#1型糖尿病[超话]##糖尿病[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