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为什么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2018-6-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友血糖控制的各项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一直被定位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是医生作出最终处方的重要参考依据。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
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糖化的控制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降低糖化的好处是什么?
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眼睛、肾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将降低25%。
另外,一项发表在BMJ杂志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时:患白内障的可能性降低19%;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
所以,较低的HbA1c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
谁该进行糖化检查?
①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查。
②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HbA1c检查,尤其是最近治疗方案有所改变的患者,或在医务人员需要更频繁地监控患者的病情时。
③对于没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查。
糖化检查的局限性
虽然HbA1c检查通常是可靠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检查在以下人群中可能并不准确:
①由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
②缺铁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高);
③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或异常血红蛋白:常见于非裔美国人、地中海人或东南亚地区的人群;
④最近有输血史或有其他形式的溶血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结果过低);
⑤怀孕。
如何控制糖化水平?
定时监测
一般建议,2-3个月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进行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不过,HbA1c检查不能完全取代血糖监测,例如使用胰岛素和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血糖监测,以确保血糖不会太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