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患糖尿病,只因糖吃多了这些隐
2021-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一直都是老年人的「专属」,但近年来,它竟开始偷偷找上几岁的“孩子”。
据来自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的医生介绍:
一名3岁的女童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父母皆为肥胖人群,但是并无糖尿病史。
患病女童的体重、身高以及体重指数在其同龄儿童中排列位于前5%。
前不久,江苏淮安一个4岁女孩突然呕吐、呼吸急促、精神不佳。去医院一查,结果是糖尿病……
图片来源:网络
像这样的孩子,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越来越低龄化。
据相关调查显示:年~年覆盖全年龄段的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显示: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虽然“糖”并不是糖尿病的唯一因素,但是多吃糖对孩子、甚至每个人的危害,真的超乎你的想象......多吃“糖”不仅仅是伤害牙齿这么简单!
糖果虽甜蜜,多吃却是“甜蜜的负担”,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多吃糖可不仅仅只是伤害牙齿健康这么简单——
1、小小年纪患上“富贵病”
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好吃好喝不运动才会让尿糖血糖升高,而脂肪肝更是中年人、肥胖人群易得的疾病。
可最近一则《糖对儿童的危害》科普短片中提到,这两种疾病已经开始在儿童群体中出现,而且呈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
视频中,来自美国的儿科分泌学家指出,已经有30%的儿童表现出一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征了,二型糖尿病在儿童身上的发生率正在接近一型糖尿病。
儿科专家张思莱奶奶也说:长期吃糖过多的孩子,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风险要比别的孩子大很多。即便小时候没有得这些病,也为长大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2、小胖墩越来越多
“你家孩子真胖乎,喂的真好”“看我家孩子多壮实,肯定不缺营养”……
其实,这些看起来胖胖乎乎的孩子,更可能营养不良。
而且从小就胖的孩子,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更高,并且很难再瘦下来。
3、不抽烟却一口小黑牙
口腔中含有正常的细菌,细菌和甜食的碰撞会产生酸,这种酸的腐蚀性特别强;
在吃完高糖食物没及时刷牙的情况下,酸会附着在牙齿表面,把牙齿腐蚀出一个洞,这就是龋齿。
乳牙不好,会严重影响恒牙的萌出和健康,将来再为一口烂牙着急,为时已晚!
4、导致孩子视力下降
曾有学者做过实验,给家兔喂养过量的蔗糖,结果兔子发生了近视;
还有一位医生也用过量的蔗糖、葡萄糖饲养家兔,结果家兔的下一代也患有近视。
由此可见,吃糖过多不仅对自身视力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健康。
5、甜食综合征甜食综合症学名“儿童嗜糖性精神烦躁症”,主要是因为糖分摄入过量造成。
儿童摄入糖分过量,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表现出精力不集中、爱发脾气等症状。
过度摄入糖分,会干预人体对必要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
不甜≠无糖,如何识别食物中的“隐形糖”?
我们都知道给孩子吃多了糖不好,平时也很注意,但奈何很多食物中的“隐形糖”骗过了妈妈。
→看“营养成分表”
其中“碳水化合物”那一栏的数值,就代表了这个食物的含糖量
数值越高
就说明含糖量越高
↓
图片来源:网络
→看“配料表”添加糖的名字数不胜数,有时还会组团出现,混淆视听。
除了蔗糖、白砂糖、冰糖、果葡糖浆这种明显带「糖」的,还有糊精、蜂蜜这样看起来不像糖的。
还有一些所谓的健康食品,用「低脂」「高纤」「低卡」甚至「0蔗糖」的标签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闭口不提用了多少添加糖。
另外,为了使食品看起来更健康,有些商家会避开添加糖,转而使用代糖(甜味剂)。
这些食物中的“隐形糖”你知道有多高吗?!
1.水果、果汁
水果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但果糖含量高。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而且果糖摄入过多,会影响内体铜的吸收,铜是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成分,果糖影响铜的吸收,就会导致宝宝贫血!
专家建议宝宝每日水果摄入量(2岁内的宝宝参考):
西瓜: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一小牙
草莓: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3-5个
桃子: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半个
枇杷: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1个
香蕉: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半根
火龙果:推荐度★★★★★
每日摄入量:1/8块
关于果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1岁内的宝宝,不要喝果汁
1-2岁的宝宝,不超过毫升/天
2-4岁的宝宝,不超过毫升/天
4岁以上宝宝及成人,不超过毫升/天
2.儿童酸奶、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酸酸乳、儿童酸奶等,也是妈妈们经常给宝宝喝的,觉得里面的乳酸菌有助于宝贝的肠胃健康。但这些东西的含糖量也非常高!
曾经有节目做过测试:
mL乳酸菌饮料大约含有45.6克的糖,相当于11块方糖;
mL的酸奶大约含有42.3克的糖,相当于10块方糖
如此惊人的含糖量,有没有吓到妈妈?!
图片来源:网络
建议:
乳酸菌饮料,能不喝就不喝,里面真的没多少有益菌,相当于喝糖水;
酸奶要选择健康安全的真酸奶!根据宝宝不同年龄严格控制奶量!
3.红烧肉、红烧鱼
一条红烧鱼,或一盘红烧肉,在制作过程中,不觉间就放入了至少50克糖,相当于11块方糖的量!
重口味的餐食并不适合宝宝。给宝宝做辅食、少饭菜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
4.部分「健康营养食品」
黑芝麻糊、核桃粉等速冲糊粉,要加入大量糖来改善五谷杂粮的口感。为了让谷物粉变成溶在一起的糊糊,还会加入糊精等添加剂。
所谓的能量棒,如谷物棒、蛋白棒等,也经常是隐形糖的「重灾区」。
图片来源:网络
不同年龄的宝宝,可以食用什么样的糖?
说了这么多含糖量高的东西,可能很多妈妈们更不知道该怎么给宝宝吃饭了。
别太担心!世界卫生组织也有建议:
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糖
1-2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5-10克糖
2-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7.5-12.5克糖
4-5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10-25克糖
小宝宝可以食用什么样的糖,食物中的添加糖要如何避免呢?
→0-6个月
半岁以内的宝宝只能代谢最简单的糖类,如乳糖、蔗糖,而且这些糖类都只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就好,并不需要额外添加。
图片来源:网络
→6-12个月
在宝宝6个月左右,老母亲要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为他们提供更充足的能量。
营养学家建议:
宝宝们的第一口辅食是含铁米粉,也要注意看看配料表哦,要选择无糖米粉。
除了白砂糖、冰糖,一些看似不算糖的食品甜味剂也要尽量杜绝,比如蜂蜜、玉米糖浆、葡萄糖。
→1-2岁
1岁之后,宝宝的辅食渐渐向成人过度,这也意味着他们接触的糖也更多了。比如:
酸奶中还有乳糖,要选择无糖酸奶;
水果中含有果糖,没必要再喝果汁;
米饭中淀粉含糖,烹饪时也没必要加糖。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很多打着“儿童专用”旗号的调味剂里,依旧添加了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等甜味剂;
建议家长们在选购宝宝食品添加剂时,多看看配料表,酌情选择。
得不到糖果的孩子,
会哭会闹会焦躁;
得到糖果的孩子,
又会血糖波动,
而变得昏昏沉沉。
拒绝糖的甜蜜陷阱,
还给孩子一个清醒的童年!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