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原创糖化血红蛋白,糖友们的好朋友
2016-1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友们有没有过这种感受?亲人们欢聚一堂之时,丰盛的家宴,新鲜的瓜果成为餐桌上的必备品,但糖友们却只能望而却步,慎之又慎,生怕一时控制不好血糖而带来后顾之忧,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呢?
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来帮助您吧!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检测原理医院检验科采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是硼酸亲和测定法.R1试剂专门裂解红细胞和沉淀血红蛋白及一种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蓝色硼酸共轭物.当血液加至R1试剂时,红细胞裂解,并且所有的血红蛋白沉淀,硼酸共轭物与糖化血红蛋白的顺式二醇配合物相结合.当一定量的反应混合物加入到反应板,所有沉淀的血红蛋白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或未结合的硼酸共轭物残留在反应模板上.任何未结合的硼酸化合物通过R2试剂移出.该沉淀物通过使用CERA-STAT分析仪分别检测蓝色(糖化血红蛋白)和红色(总血红蛋白)的颜色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测定血液样本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检测意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临床上,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能做到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而血糖监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人的认知和行动。由于大部分患者选择可靠性不高的日常监测手段,目前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则会引发白内障。此外,它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并引起血脂和血粘度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控制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医院检验科以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准确的结果,同时也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合理的诊断依据,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糖友吃的安心,活的舒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医院”更多信息!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